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意思:用管窥天,用瓢量海,用草撞钟。
出自:《答客难》两汉:东方朔
节选: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3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
翻译:俗话说,如果以管窥天,以瓢量海,以草撞钟,又怎么能通晓规律,考究原理,发出音响呢?由是观之,就像耗子袭击狗,小猪咬老虎,只会失败,能有什么功效呢?
扩展资料
《答客难》是东方朔晚年的作品。他从二十岁负才自荐 可以为天子大臣以来近四十年间,虽然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时方外事胡、越,内兴制度,国家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皆奉使方外,或为郡国守相至公卿 ,而对他,却一直与对枚皋、郭舍人一样, 诙啁而已, 终不见用。因此内心幽愤难以平衡,遂作此篇,发泄牢骚,自慰表志。
文章在艺术上成就突出,它承继被称为宋玉的《对楚王问》,又有重要发展创新。就汉代赋体文学而言,它既不同于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为代表的对统治者表示规谏的散体赋,也不同于正面抒发遭世不遇的骚体赋,而是以散文笔法通过反话正说、对比映照,在似是而非之中进行耐人寻味的发泄与嘲讽,名为客难己,实则为独出心裁地难皇帝。
和贾谊《吊屈原赋》以来的骚体士不遇赋相比,前者沉郁悲慨,后者则辛辣尖刻,从而更加丰富了汉赋的艺术表现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扬雄、班固、张衡、蔡邕, 迭相祖述 ;《解嘲》、《答宾戏》、《应间》、《释诲》,应运而出,蔚为大观。
以管窥天,最初百出自《庄子*秋水》,你引文应是,度以筦窥天,出自《文选*东方朔*答客难》,不问是论语。语曰的语是先秦两汉时代征引或辑录先人言论的语录之答义。不限于具体现在专所知的旧籍流传本。所谓出处,也属未必是最初的原话,可能已佚。
以管窥天
[拼音百]
yǐ guǎn kuī tiān
[释义]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度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出处]
《庄子回·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答
[例句]
对于他那些以管窥天的行为,我们应该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