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鹅池是什么?王羲之与此有什么典故?-王右军鹅池在哪里

鹅池是什么?王羲之与此有什么典故?-王右军鹅池在哪里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王羲之爱鹅出了名。在兰亭,他特意建造了一口池塘养鹅,后来干脆取名“鹅池”。有一天,王羲之正在写“鹅池”二字。刚写完“鹅”字时,忽然有大臣拿着圣旨来到。王羲之只好停下来出去接旨。在一旁看到父亲写字的王献之也是有名的书法家,他看见父亲只写了一个“鹅”字,就顺手提笔一挥,接着写了一个“池”字。两个字是如此相似,如此和谐,一碑二字,父子合壁,更是成了千古佳话。
《兰亭序》
  千古名亭——兰亭
  因为《兰亭序》,我慕名前往兰亭。
  兰亭是建于汉代的一个驿亭。由于越王勾践曾在此种兰,兰亭由此得名。但那时的兰亭默默无闻,如果没有《兰亭集序》的出现,兰亭也会与古道上的其他驿亭一样销蚀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它得以名扬天下。它的出名在于东晋时代的王羲之,当时他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在永和九年,暮春之初,他邀好友41人,在兰亭以修禊事,“禊事”又称为“袚禊”,“袚”为除,“禊”为洁,意味着消灾去病。这是一种祈祷仪式,起源于汉代。到魏晋以后,将三月上巳定为三月初三,形式也由洗濯袚改为了引流行觞、饮酒赋诗了。
  当天,微风和煦,天气晴朗,文人雅客列坐在曲水两侧,他们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这次聚会中,有26人作诗37首。王羲之乘着酒兴方酣当场作了一篇序文,传说当时用蚕茧纸、鼠须笔疾书此序,通篇28行,324字,凡字有重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由于此序为书圣墨宝,兰亭也由此成为书法圣地,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觞咏游览、尽兴吟诗之所。园内东侧为流觞亭,就是当年曲水流觞处。是兰亭的中心,亭内有“曲水邀观处”一匾,正下悬唐名画家李公麟的《兰亭修禊图》。亭前曲水叠石,水不很深,水底的石头清晰可见。在这样清澈的流水、雅致的环境中,怎能不流觞咏饮?
  在兰亭的每一处,都可闻到浓浓的墨香。虽然兰亭几移其址,但从明代、清代重建的兰亭,并且由康熙御笔写就的“兰亭”,从此,兰亭就在此处了。今天的兰亭,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兰亭集序》中所描述的“有崇山俊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迷人景色。
  兰亭是一个充满典故的地方。兰亭内的三块碑都有一个故事,它都是因了兰亭而发生的。从兰亭的幽静的石板路向里面走,看到的第一块“鹅池”碑,它竖立在一泓清水边的三角形碑亭里。水池不大,果然有几只白鹅在那里嬉戏,因为它们已经见多识广了,丝毫不理会游人的到来。洛宾王小时候曾作了那首:“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在这里能感受到一个孩子眼里的诗情画意。至于“鹅池”两个字,传说王羲之当时刚把“鹅”字写好,闻皇帝诏至,即出接诏。这时他8岁的儿子王献之看父离去,提笔续写一“池”字。如果仔细观察,果然两字风格不太一样,“鹅”瘦“池”肥,这就是有名的父子碑。

  过鹅池沿着林荫覆盖的小路继续前行,越过三曲桥,便是小兰亭,见到第二块“兰亭”碑,这两个字原为康熙手书。文革中被砸成三截,抛入水中。到80 年代初再打捞出来,重新粘合到一起,但“兰”字无尾,“亭”字无头,可明显看到粘合的痕迹。据导游小姐说,曾请沙孟海老先生补写残缺的部分,沙老以平民不好补写御笔为由谢绝了。沙老真够聪明,他并不是怕自己会狗尾续貂,以我想来,他或许对曾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灾难的愤懑之情难以消除。于是,有人又说,这样也有一种残缺的美。其实,残缺的不是这块碑,而应是那些残缺的灵魂。每当游人来到这里就忍不住用手去描画残缺的部分,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虽然字体不全,但由于老百姓的不断抚摩,残缺的部分已隐约可见。所以,人们称此为“君民碑”。
  在兰亭的北面不远,就是立在御碑亭内的第三块碑——康熙和乾隆二帝的“祖孙碑”。御碑亭八角重檐,气势宏敞,又有清流环绕左右。此亭是一座幽雅别致的江南风格亭榭,亭高12.5米,内置我国最大古碑之一的兰亭御碑,碑高6.8米,宽2.6米,重1.8吨,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全文,字体秀美华贵,显出帝王之气,背面是乾隆游兰亭时写的七律《兰亭即事》诗:“向慕山阳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成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竹重春烟偏澹荡,花迟禊日尚毅荣。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乾隆风流倜傥,曾六下江南,演绎了多少或正史或戏说的故事?他的字也同他的人一样潇洒飘逸。据说,在历代所保存下来的碑文墨海中,不仅因为这块碑的高大厚重,而且更因祖孙两个皇帝在一块碑石上作文,使得这块碑绝无仅有。
  乾隆诗中的“聚讼千秋不易评”,我觉得应该理解为与《兰亭序》这桩悬案有关。相传王羲之的《兰亭序》一直为王家的传家之宝。到了王羲之的七世孙僧人智永手中,他将此墨宝传给他的弟子、琴棋书画皆佳的辩才,唐太宗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65酷爱王的书法,尤其想得到《兰亭序》,但辩才却深藏不露。后来,御史萧翼设计将墨宝骗到手,献给唐太宗。辩才得知真相后气死。唐太宗对墨宝爱不忍释,临死时竟命人用它来殉葬。从此后世人便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了。后人所传的《兰亭序》,都是历代摹本,传说冯承素的《兰亭序》最接近王的真迹。在兰亭园内的墙壁上看到不同书法的版本,风格各异,但都堪称上品。
  兰亭内还有一块写着“太”字的碑,漆黑的碑上,大大地刻着一个白色的“太”字,煞是醒目。这颗字也缘自一个典故。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自幼聪慧,随父学书,书法颇有乃父之风,他在众人的赞誉面前,自恃骄傲。一天,他将写好的几张“大”字拿给父亲看,满以为能得到父亲表扬,但父亲看后,却什么都没说,只在一张纸上的“大”字下点了一点,献之又拿去给母亲看,母亲说,这几个字,就是这一点写得最好,献之羞愧而出。从此发奋,竟然写完了18缸水,成为一代书法家。我记得小时候就听过这个故事,由此也发奋了几个月。我想,这应该是讲给孩子们听的励志故事罢。
  在流觞亭北,有 “王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祠内正中悬挂王羲之画像,两边的楹联是“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可以说是对这位大书法家一生的总结。祠前清泉流动,祠内环以回廊,正中有一长方形“墨池”,相传王羲之临池学书,常在池中洗笔,日久池水变黑,池中有后人建的“墨华亭”。回廊的墙上也有许多碑刻为《兰亭集序》摹本复制品、木雕、挂屏、刻石等。可惜我去的时候,右军祠正在维修,脚手架林立,只有祠前的水塘内荷花开得正艳,感觉还不错。
  王羲之的的行楷是后人临摹的范本,尤其他的新体行草开辟了书法的新体种,他被称为书圣当之无愧。兰亭有了《兰亭序》而生辉,引得多少才子慕名前往。导游小姐告诉我,每年的书法节都在兰亭的“曲顺流觞处”举行。文人们也学古人的样子坐在曲水两岸,喝酒要吟诗,吟不出者,罚酒三杯,笑声和歌声荡漾在曲水边。这样的书法节名副其实地把酒和文化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我不知道,中国人崇尚酒文化是不是来源于此呢?
  在荡漾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兰亭园内,也忍不住附庸风雅一回。在园内买了当地当地出产的名牌毛笔,还买了据说是由当地书法家手书的《兰亭集序》绢扇,以及写着《兰亭序》的镇纸,这些价格都不菲,因为卖主解释说,这是按字算价的,因为兰亭序有324颗字呢。我历来不喜欢景点里有浓郁商业气息的小卖部,但是在兰亭,尽管也有这样的小卖部,但是所售的商品都与兰亭有关,让人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看着三三两两、远不如其他景点那么多的游人,在这里观景,还不如说来感受文化,走近王羲之。兰亭也会因为有王羲之和他的故事而永久地存在下去,并且,还会产生新的故事。

在江西省庐山市归宗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有带离字的成语有哪些? 含把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让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八字的成语有哪些 第二个字是穷的成语 最后一个字是穷的成语有哪些 看图猜成语第二个字是穷字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大 成语 变本加厉的意思 变本加厉的意思是什么? 变本加厉是什么意思呢 和“变本加厉”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哪些? 来说是非者 ,便是是非人 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这两句话...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这句话出自那个? 来说是非者 便是是非人出自哪里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什么意思 鹅池是什么?王羲之与此有什么典故? 鹅池的鹅池 王羲之写的《兰亭序》,那么兰亭在哪? 王羲之的鹅池的鹅字为什么我字在上面? 求含有“天,下”的藏头诗 有你真好的藏头诗 带中字的藏头诗 关于这几个字的藏头诗 青春不散场我们不说再见 大鱼和小鱼混养 大鱼吃小鱼吗? 小鱼和大鱼混养能吃到食吗 把不认识的大鱼和小鱼搁在一起 大鱼会吃小鱼吗 大鱼能和小鱼放一个鱼缸 第二天小鱼怎么死了 就剩下一条大鱼了 “甚”字组词 甚组词语有哪些 “甚”的组词有哪些? 甚的组词 真枪实弹,荷枪实弹,实弹射击,中的“实弹”,有什么区别? 部队站岗的哨兵是不是荷枪实弹? 1949年开国大典为什么荷枪实弹 4.3生存猎人荷枪实弹为什么要这么打? 问一个4字词,什么什么什么目,就是()()()目速回复 “提出()”括号可以填什么? 不()()()括号里填什么呀 一()目光问括号里是什么字 就别在畏畏缩缩......"的歌是什么? "太多的借口,太多的理由……如果你想离开我,就别再畏畏缩缩”... 如果你要离开我,就别再畏畏缩缩,是哪首歌的歌词 "如果你要离开我 求一歌名,其中一句歌词是“如果你想离开我,就别在畏畏缩缩” 取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取的开头四字成语 取字的四字词语 嘴字开头的四字词语 从春秋、战国形势图中可以看出经过长期的争霸战争,小国不断被大... 请仔细观察《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春秋... 比较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诸侯国的分布有哪些变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