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草木皆兵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草木俱朽 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草木知威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寸木岑楼 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
登木求鱼 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独木不成林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独木难支 一根木头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风木含悲 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槁木死灰 枯干的树木和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35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寒木春华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刻木为吏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枯木逢春 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枯木死灰 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枯木朽株 枯木头,烂树根。比喻衰朽的力量或衰老无用的人。
枯木再生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立木南门 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麻木不仁 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行将就木。
成语:行将就木【xíng jiāng jiù mù】
释义:行将:将要;就:接近;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造句:我虽年近八十,行将就木,但还要为祖国的现代化尽自己一份力量。
近义词:枯木朽株,气息奄奄,油尽灯枯,风烛残年
反义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晋献公宠幸骊姬,引发了骊姬之乱。骊姬害死了太子申生,又设谋要害晋公子重耳和夷吾。夷吾和重耳无奈,一个逃到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6了梁国,一个出逃到狄国。
狄君早闻重耳有贤名,又见他带来一帮文臣武将,甚是喜欢。于是,就将他伐咎如掳来的美女季隗嫁给了重耳,又将其妹妹叔隗许配给重耳的随从赵衰。
重耳及其随从赵衰、狐毛、狐偃、胥臣、魏犨(chou)、介子推、先轸等人,就这样在狄国住了下来,一住就是十多年。这时,季隗已为重耳生了两个公子,长曰伯倏,次曰叔刘;叔隗也为赵衰添了个胖小子叫赵盾。
正当他们君臣在狄国安然自得的时候,一天,狐毛、狐偃突然接到父亲突从晋国送来的书信。信中说:“晋怀公将派寺人披到狄国谋杀重耳,请他们主仆速逃往他国避祸。”狐氏兄弟看了父亲的来信,不敢怠慢,便立即禀报给公子重耳。
重耳和大伙商量,问:“我们将欲何往?”狐偃说:“当前齐国最强,齐恒公又是霸主,他希望能得到贤人辅佐,我们还是到齐国去投奔他吧!”大伙说:“对,就到齐国去!”
当晚,重耳跟妻子季隗惜别,两人情笃意深,恋恋舍。重耳对季隗说:“夷吾派人来行刺,我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先到别国去避避,日后,再设法联秦、楚复国图强。
你要尽心抚育两个儿子!”季隗说:“那没问题,你就放心吧!”重耳接着说:“我离开了狄国,要是过了二十五年,我还不能来接你,你就不必等了,可以另行嫁人。!”
季隗听到这儿,哭泣着说:“公子图谋复国,我怎能不明大义,儿女情长。我今年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已是行将就木的人了;就是不死,也是五十岁的老太婆了,还嫁得什么人,你就放心的去吧,我等着你!”
第二天,重耳君臣一行,也没有向狄君告别,就匆匆上路,奔向齐国去了。到了齐国,齐恒公以上宾礼接待了重耳,将将本家的美女齐姜嫁给了他。重耳想凭借齐桓公的威望,来实现他复国的宏图大志,不料第二年齐恒公就患病死去了。齐国发生内讧,重耳不得不离开齐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将就木
什么什么木的成语
移花接木被赭贯木形如槁木罄山采木穷猿失木逢场竿木青黄沟木人非草木依草附木衣赭关木触石决木良禽择木连理之木亡猿祸木一草一木浮石沉木
蜚瓦拔木
枯株朽木
大兴土木
画地刻百木
教猱升木度
良禽择木
声振问林木
泰山梁木
行将就木
依草附木
移花接木
圆孔方木
触石决木
诽谤之木
逢场竿木
浮石沉木
故家乔木
鸣雁直木
迁于乔木
青黄沟木答
人非草木
池鱼林木
死灰槁木
亡猿祸木版
亡猿灾木
无源之水,
心如槁木
朽株枯木权
倚草附木
依丱附木
斩竿揭木
八公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