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出自:《易》
原文为:「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摘自:http:///jszj/%BE%AD%B2%BF/%C3%CF%D7%D3%D7%D6%D2%E5%CA%E8%D6%A4.htm)
其实,仁者\智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易之道——阴阳学说。
对于相同的问题 不同的人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答案也不同。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小故事:有一位老人,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卖花,一个卖伞.老人天天都忧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38虑,因为天晴时,二儿子怎么卖伞呢?天下雨时,大儿子怎么卖花呢?老人郁郁寡欢,身体憔悴,后来一位哲人对她说:“天晴时好卖花,你应为大儿子高兴。下雨时好卖伞,你应当为二儿子高兴。”老人豁然一朗,从此便摆脱了烦恼。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道理: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世界便会因此而精彩。
这位老人的两个儿子的工作并未变更,但由于看法改变了,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结果.
〖解释〗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仁者泛指仁爱之人;智者泛指智慧之人,并没有具体的那个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该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上来》。
原文节选:
《周易·系辞上》
作者:姬昌
朝代:西周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译文: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运用此“道自”却茫然不知,所以理解君子之道的人很少。
扩展资料: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
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人的意识是有差异性的。例如观花,植物学家以植物学的理论审视它,把它归入植物的某一类别之百中去;而画家则以审美观点去欣赏它,获取美的灵感。虽然植物学家与画家的知识构成有所差别,对花的反映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度反映又都是正确的。
正是由于人们的知识构成不同以及其它的多种原因,形成了人们的不同意识。这些不同的意识,有些可能都是正确的,即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rén zhě jiàn rén,zhì zhě jiàn zhì
〖解释〗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示例〗俗话说:~,所以我们对这些人的看法应该理解。
【原文】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①。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7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②。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③。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注释】
①鲜:少,这里指很少有人了解。②日新:不断更新。生生:变化不止.③极数:穷尽卦、交的变化。
【译文】
阴阳的交替变化就叫做道。相继不断就是善,成就万物的是性。仁者从自己的角度看,把它叫做仁;智者从自己的角度看,把 它叫做智。平民百姓每天接触阴阳之道而不懂得,因此君子之道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它表现出来就是仁,隐藏起来就是用,鼓动万物,不与圣人共同劳神忧虑,它的崇高品德和伟大业绩达到了顶点。拥有万物就叫伟大业绩。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变化不止就叫易。生成物象就叫乾。仿效乾而完成物象就叫坤。穷尽卦支而预知未来就叫占问。承接更新就叫事。阴阳交替不可把握就叫神奇。
【读解】
《系辞》的作者在这一节里阐发自己对“道”的看法,认为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在于“道”,即阴与阳的交替变化。道的变化是 无穷无尽的,道也无所不在,却难以把握,只有圣人君子才能完全领悟。
这些抽象的议论都在表达一种宇宙观,一种哲学思想,难怪晋通百姓不大搞得清楚。不过,如果不要说得那么高深,”百姓还是可以懂的。比如生命,来自于雌、雄的结合。比如花朵,生于阳光和土壤。比如时光,由白天和黑夜构成。这就是阴阳交替结合产生万物。
阴阳观具有中国特色,深入咱们心里,我们自古以来就用它看待和解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参考资料:/book/sswj/zhouyi/zhouyi067.htm
〖解释〗仁者见它说是仁来,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自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百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度者见之谓之智知。”
仁者泛指仁爱之人;智者泛指智慧之人,并道没有具体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