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惟有二月二十八,闰年还要把一日加。
这是为了好记,说的是阳历.
有“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的说法是因为,公历(阳历)一年中有七个大月、四个小月和一个平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腊月)为31天的大月。四个小月为每年的四、六、九、十一月;平月为二月。
我国现在所采用的公历为格里高利历。公元前46年,古罗马朱利安·凯撒·亚历山大·天文学家索西尼修改古罗马历法,并制定儒略历,将每年的365天分为十二个月,并规定单月为31天,双月是30天。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一年变成了366天,所以从2月中扣除了一天。
因此,一般二月只有29天,闰年二月只有30天。换句话说,2月的天数少于其他月份。那是因为在罗马时代,二月是处决月份,属于不吉祥的月份,因此从中扣除。
后来,在公元前8年,罗马议会将八月更改为奥古斯都皇帝的名字,称为八月,为了表明他和凯撒的功绩一样伟大,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63他将八月改为大月,变成了31天。使其与纪念凯撒的7月天数相同。
8月之后的大小月份都被颠倒了,因此9月和11月变为30天,而10月和12月变为31天。但是这样一来,一年的时间变成了366天,所以又从2月中扣除了一天。从那时起,平年二月只有28天,闰年只有29天。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历法农历中大小月的规定
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由计算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历 (中国传统历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月
完整句子是:一三五七八百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这句话说的是每年的月份,度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腊月就是十二月,这几个月都是三十一天。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问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阳历平年365天,农历平年354天或355天,极少数为353天。公元元年至公元5000年之间,农历年有353天的年份只有以下几个:答780年、1620年、1965年、2372年、3620年、3903年、3965年、4186年、4248年。
扩展资料:
判断平年方法:
1、判断年份是否是闰年,只须看年份的末两位,如果末两位数版能整除4,那么就是闰年,反之,就不是。
2、遇到末两位数都是0的年份,我们就看年份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能整除4,那么就是闰年,反之,就不是。
3、如遇到2004年末两位是04的,可以直接把它权看做1位数,如果这个数能整除4,那么就是闰年,反之,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