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不卑不亢、不败之地、不耻下问、不出所料、不辞而别等。
1、不卑不亢
【解释】: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出自】: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译文】:圣贤从有中正之道,不高不低,不骄傲不谄媚,怎么能这样做呢!
2、不败之地
【解释】: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出自】:孙子·战国《孙子·军形》:“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译文】:善于作战的人,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去了敌人的失败的原因。
3、不耻下问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孔子·战国《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敏勤勉而爱好学习,又谦虚下问。
4、不出所料
【解释】: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形容原先预料的准确。
【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回:“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所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
【译文】:见你不在,我就猜穿到这边来了,所用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
5、不辞而别
【解释】: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出自】: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报老爷得知,王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65粲不辞而别去了。”
【译文】:报告老爷得知,王粲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 )( )不前”成语有踌躇不前、裹足不前、停滞不前、顿足不前、踟蹰不前、趑趄不前。
1、踌躇不前
读音:[ chóu chú bù qián ] 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犹豫不决,不敢前进。
造句: 她这个人总是踌躇不前,不论做什么事情。
2、裹足不前
读音:[ guǒ zú bù qián ] 裹:缠。停步不前,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
造句: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能裹足不前。
3、停滞不前
读音:[ tíng zhì bù qián ] 滞:滞留。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
造句:人总是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的,不过决不能停滞不前;应该完成的任务,即使为它牺牲生命,也要完成。
4、顿足不前
读音:[ dùn zú bù qián ] 停顿下来不前进。
造句:一旁那年轻人一直注意着张扬,此刻见他忽然顿足不前似乎欲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2转向那老人,立刻便想晃身挡在他前面。
5、踟蹰不前
读音:[ chí chú bù qián ] 迟疑不决,不敢前进。
造句:当我们面对挑战时,我们没有怯懦、没有退缩,更没有踟蹰不前。我们在上帝的关爱下眺望远方,我们在自由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我们的精神将永远闪耀着光芒。
6、趑趄不前
读音:[ zī jū bù qián ] 趑趄:迟疑不敢前进。 形容犹豫畏缩不敢前进。
造句:文献学的范围很广博,有些人不免望洋兴叹,趑趄不前,这是很自然的事。
停滞不前、
畏葸不前、
裹足不前、
踟躇不前、
顿足不前、
趑趄不前、
踌躇不前、
踏步不前、
观望不前、
恇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