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不一样。
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知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FROM:【佛光大辞典】
【住持】
‘住持’之语义为‘安住之、维持之’。原道意指代佛传法、续佛慧命之人,后乃被用来指称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长老。此词用在寺职称谓时,又称寺主或院主。日本佛教界称之为住职。由于住持之住处称为‘方丈’,故‘方丈’一词亦被引申为住持之意。版
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寺庙权就有主持,而方丈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能有。并且方丈可以兼任多个寺庙,而主持则不能。
一般来说,方丈必须由所在省的宗教管理部门和佛教协会任命才能生效。
区别:
一、含义不同。
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住持:之语义为"安住之、维持之"。原意指代佛传法、续佛慧命之人,后乃被用来指称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长老。
此词用在寺职称谓时,又称寺主或院主。日本佛教界称之为住职。由于住持之住处称为"方丈",故"方丈"一词亦被引申为住持之意。
长老:对年长者的一种敬称,属于褒义词。在古代也是对一个教会帮派里面职务较高者的一个尊称。
二、范围不同。
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寺庙就有住持,而方丈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能有。并且方丈可以兼任多个寺庙,而住持则不能。一般来说,方丈必须由所在省的宗教管理部门和佛教协会任命才能生效。
三、职能不同。
住持是职衔,是寺院的领袖,一个寺院只有一个住持和尚。方丈住持,主持是职务,是由住持任命,负责某项具体工作的运作,比如主持寺务、主持馆务、主持法会等。
扩展资料:
长老
1、老年人。
《管子·五辅》:“养长老,慈幼孤。”《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7史记·五帝本纪》:“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近世之事,语尚在于长老之耳。” 唐陈子昂《谏用刑书》:“臣闻长老言:隋之末代,天下犹平。”
清袁一相《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虽长老无存,文献莫考,而耳闻目见颠未可述,吾之忠贤子弟,其益绍前烈,共思葛蕾之诗。”清唐甄《潜书·除党》:“清之有天下也,党人之长老犹有存者。”
2、佛教对释迦上首弟子的尊称。如:长老舍利弗;长老须菩提。
3、住持僧的尊称。
宋善卿《祖庭事苑·释名谶辨·长老》:“今禅宗住持之者,必呼长老。”《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迳来灵隐寺投奔印铁牛长老出家,做了行者。”《水浒传》第四回:“寺里有五七百僧人,为头智真长老,是我弟兄。”
4、用为僧人的尊称。
唐白居易《闲意》诗:“北省朋僚音信断,东林长老往还频。”《西游记》第十三回:“长老休怕,我不是歹人。” 明顾元庆《夷白斋诗话》:“南方谚语有:‘长老种芝麻--未见得。’……﹝芝麻﹞种时必得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
长老,言僧也。若独种必无可得之理,故云。”
在道教中,长老是门派中的支柱,德深艺高者为长老。门派中,长老地位仅次于帮主教主,更有一些帮派众长老的威望在帮主之上。许多小说影视中都出现过长老一职位,如丐帮长老,天地会长老。
在现代的修真小说中更是丰富了长老这一角色!许多江湖超然的人物都会在某一帮派中名列长老职位。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住持”和“方丈”傻傻分不清楚?到底谁最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老
【住持】
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后指掌管一寺之主僧。又作住持职。略称住职。本称维那、寺主,宋代以后之禅林广用住持之职名。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习禅者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处,或寄居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禅风渐兴,徒众日增,百丈怀海始设住持之制,严传师法,奉其师为住持,尊称长老。后亦称方丈。
于禅院,住持在一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6日中主要之种种行持,称为‘住持日用’,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住持章所载,其中包括:(一)上堂,在法堂对大众说法。(二)晚参,晚上在法堂对大众说法垂示。(三)小参。(四)普说。(五)入室。(六)告香,对新挂单僧说法开示。(七)念诵。(八)巡寮。(九)肃众,即监督大众。(十)训童行。(十一)对行者之训示。(十二)受法衣。(十三)迎待尊宿。(十四)施主请升座斋僧。(十五)受嗣法者之茶点接待。(十六)嗣法师遗书至。另于禅林象器笺卷六所载住持之职责,则概括为说法、安众、修造等三大项。
【方丈】
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今
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方丈”原抄指:大德和尚(或者说有修行的和尚)住的房间有一丈方。
后来就袭用“方丈”指代百道行高深的大德和尚。
“主持”度就是主持寺院上上下下、大大小小事物的人。问
方丈可以是可以担当“主持答”一职。但主持不一定是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