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园林植物繁衍后代、延续物种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有性(种子)繁殖。
一、无性繁殖
1、分离繁殖。将园林植物的营养器官分离培育成独立新个体的繁殖方法。此法简便,成活率高。分离时期因园林植物种类和气候而异,一般在秋末或早春植株休眠期内进行。根据采用母株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分球、分块、分根、分株等。
2、压条繁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35殖。将园林植物母株的枝条或茎蔓埋压土中,或在树枝上用泥土、青苔等包扎,使之生根后,再与母株割离,成为独立植株。压条法有普通压条法、波状压条法、堆土压条法、空中压条法等。
3、扦插繁殖。割取园林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根、茎、叶等,在适宜条件下插入基质中,利用其分生机能或再生能力,使其生根或发芽,成为新的植株。通常用木本植物枝条(未木质化的除外)扦插叫硬枝扦插,用未木质化的木本植物枝条和草本植物扦插叫绿体扦插。
4、嫁接繁殖。嫁接繁殖是指把一种园林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到其它带根系的植物体上,使期愈合生长成新的独立个体的繁殖方法。人们把嫁接用的枝条或芽叫接穗,把下部带根系的植株叫砧木。嫁接繁殖能保持植物优良品种的性状,加速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嫁接的方法有枝接、芽接、靠接三种。
5、组织培养。在人为创造的无菌条件下将园林植物生活的离体器官(如根、茎、叶、茎段、原生质体)、组织或细胞置于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培养以获得细胞、组织或个体的技术,培养出植株。
二、有性(种子)繁殖
有性繁殖又叫种子繁殖。一般种子繁殖出来的实生苗,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同时繁殖系数大。种子是一个处在休眠期的有生命的活体。只有优良的种子,才能产生优良的后代。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其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寿命和发芽特性都不一样。种子贮藏条件和种子处理,直接影响种子的寿命和发芽率。
营养繁殖有多种形式,例如:在茎尖形成zd特殊的冬芽(狸藻、貉藻、虾藻、日本天胡荽);腋芽有肉质化的幼株(赤车回使者,卷丹);花则有变成珠芽(零余子答珍珠菜、 Polakiastrum longipes等);花序中的芽一部分变成叶芽(天柱兰属的Amitotigma k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