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怪奇物语2》将在美国开播。作为Netflix眼中唯一的对手,还在苦等《权力游戏》的HBO也许该颤抖了。
“收视率对我们不重要。”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为了Netflix的座右铭。几乎每一年的美剧媒体见面会上,Netflix首席内容官索伦托都会把这句对白重复一遍,今年冬季评论家协会上也是如此,所有美剧玩家中,似乎也只有Netflix有资格说出这句霸气对白。
Netflix财报显示,该公司季度营收已连续第5个季度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7年第三季度的营收达到29.8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3%。更夸张的是Netflix第三季度的净利润达到1.3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0%。
Netflix在艾美奖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其巨额的预算,今年在原创剧集上Netflix计划投入60亿美元,与其相比亚马逊原创剧集预算为45亿美元,而颁奖季老牌赢家HBO预算则为20亿美元左右。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Netflix那些竞争对手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公共网的收视率下降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而美国有线电视用户也遭遇了明显衰退。这些公共网和有线台丢掉的大饼显然正在向流媒体集中,而Netflix又分到了最大的那块。根据尼尔森统计,去年美国拥有电视的家庭中,Netflix抢下45%,亚马逊则以22%的家庭市占率居次。
而在Netflix五年前刚开始制作原创剧集时,只有原创内容副总裁Cindy Holland一个人负责一个部门。
Netflix到底是怎么在几年里实现了突飞猛进?北美评论界一致认为,Netflix这些年用一系列突破常规的做法震撼了整个好莱坞电视界,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来说,这叫盲拳打死老师傅。可是Netflix到底使出了哪些“盲拳”?
Netflix的高额赌局:原创剧
对于Netflix这样的流媒体来说,原创剧绝对是一场豪赌,而Netflix这五年来不停在加注。
研究表明,Netflix高管将公司的未来都押到了原创剧和原创电影上面,到目前为止,用户们还是非常喜爱这些原创内容的。
据数据追踪网站AllFlicks提供的数据显示,Netflix的原创剧获得的评分普遍高于平台上的其他内容,并且也高于公共网和有线台开发剧集的平均水平。Netflix的原创剧获得的平均评分为3.87分(满分5分),相比之下,其他内容获得的平均评分仅为3.47分。
Netflix剧集的高品质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大数据分析一度成为电视界归纳Netflix成功的共识,但后来这个定论被证实不过是外界对于Netflix大数据的过度解读。Netflix是自13年以超人气影集《纸牌屋》首度跨入原创戏剧战场的,这部剧集也被很多媒体作为Netflix凭借大数据分析取得成功的主要案例,但“事实上,一部由大卫芬奇和凯文斯帕西加盟的政治惊悚剧,即使是普通观众也知道这会是一部好戏,根本不需要大数据才分析出来。和任何工具一样,大数据只能更好地分析爆款的可能性,它本身并不能制造爆款。”
强大的押宝能力+源源不尽的赌本才是Netflix不断旗开得胜的真正原因,Netflix是一个极其高超的美剧“赌徒”。从《纸牌屋》到《女子监狱》,再到近年来的《怪奇物语》、《王冠》,Netflix创造了一种美剧前所未见的制作模式:大成本投资+最匹配的制作阵容+野心勃勃的题材,最后同时将口碑和收视收入囊中。
仅仅在2016年,Netflix就对外公布投入60亿美元制作新剧,其中《王冠》制作经费就高达1.3亿美元,是史上最贵剧集,剧集请来了好莱坞公认的历史剧编剧好手皮特·摩根编剧,史蒂芬·戴德利、菲利普·马丁、朱利安·杰拉德和Ben Caron联合执导,并精准重现伊丽莎白女王结婚礼服在内的七千件戏服,以及白金汉宫等重要场景,这样的不惜血本最终保障了剧集对历史的完美呈现,并为Netflix拿下了金球奖最佳电视剧奖项,这也是流媒体在电视领域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但这还不是Netflix冒险故事的全部。
Netflix的好莱坞兵法:“比冒险更加冒险”背后
Netflix从故事的一开始,就采用了一套近乎“离经叛道”的做法——没有试播,没有评分,一次播放完整季的电视剧。
传统收视率挂帅的公共网和有线台,常常成为优质剧集的梦魇。在美国,电视剧播出后即使口碑好,只要收视率或广告效益不如预期,剧集随时可能惨遭腰斩,《萤火虫》、《星际之门:宇宙》这些至今被剧迷讨论的剧集,就是这么被过早判定了生死。
反观Netflix,只要认定值得投资的内容,不须试水温,往往大手笔一次买断一整季,甚至两季636f7079e799bee5baa6361的剧集,此举吸引不少编剧和制作人离开传统电视台,转而和Netflix合作。
由于没有每周收视率考核的压力,从表面上看,Netflix对市场的敏感度上不如传统电视台。NetflixCEO里德·黑斯廷斯说:“我总是催促内容团队做更疯狂更大胆的内容,我们应该冒更多险,只有(竞争和冒险)才能为我们带来赢家中的赢家,比如《十三个原因》这种惊人的剧集。”
这种冒险策略最终带来了更多大胆的剧集,也带来创作方式的彻底改变。60亿预算中的一部分用于制作像《怪奇物语2》、《纸牌屋5》这样的剧集,但也被用于更多野心勃勃的全球扩张剧集:《3%》是完全在巴西制作,并由当地演员担任主角,但在美国获得了成功。Netflix还在制作一些外语剧集,比如被称为法国《纸牌屋》的《马赛》、德语剧集《Dark》,意大利语剧集《Suburra》。
在亚洲,他们还投资了裴斗娜联袂柳承龙和朱智勋主演、《隧道》导演金成勋与《信号》编剧金恩熙联手的8集古装韩剧《王国》。
如此冒险的拍摄策略为什么却给Netflix带来了连场胜利?好莱坞评论界认为,Netflix收入基于订阅,不依赖广告,因此,在拍摄节目的时候,它不必担心是否会失去广告商,由于它是一次性放出剧集,也无法根据观众反馈调整创作。
相反,它专注于“电视剧引发的交流、观众的反应,以及该剧在流行文化中的地位”。但这种冒险反倒成就了Netflix,因为“好莱坞电视业多年的收视率为先的创作机制虽然推动了行业前行,但也构成了行业最大的桎梏,电影界则在拼命追逐下一个超级英雄,而Netflix则解放了好莱坞真正有才华的创作人最大的创造力——如果你有一个绝妙的点子,但需要大笔的投资,而且看起来风险巨大,那么你最好的选择似乎只有一个——Netflix。”
Netflix的下一季:联手漫威、挖角“珊达大妈”与砍剧行动
但Netflix也在面临新的挑战,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今年Netflix制作费还要加码到八十亿美元,将原创影视内容与採购内容比例提高到一比一。而同是常胜军的亚马逊也宣布,今年自制内容预算要翻叁倍。苹果也将和斯皮尔伯格合作,翻拍20世纪80年代的NBC经典科幻剧集《惊异传奇》,这部10集有限剧的每集预算为500万美元。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媒体制作方开始将原创内容从Netflix平台下架。今年8月,迪士尼宣布将打造自有流媒体平台,计划于2019年将迪士尼和皮克斯的绝大部分电影作品从Netflix上撤下。不久前,迪士尼再次发布声明,决定将漫威和《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也撤下Netflix,放在自有平台上独家播出。
这促使Netflix寻找新的应对策略。他们一方面在延续品牌合作,例如从2013年开始跟漫威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基于漫威角色、互相关联的四部剧集。它们是《超胆侠》、《杰西卡·琼斯》、《卢克·凯奇》和《铁拳》,接着又推出了四人合体的《捍卫者联盟》,第五部单人剧集《惩罚者》也将推出。
另一方面,Netflix也在寻找稳定的创作源。例如他们招揽了曾一手打造出《实习医生格蕾》、《丑闻》等热播美剧的王牌制作人珊达·瑞姆斯,这位被称作ABC王牌的制片人日前宣布离开合作多年的ABC电视网,转投Netflix,并已与Netflix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将为Netflix打造原创剧集。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砍掉那些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剧集。例如今年6月,Netflix连砍两部口碑佳作《超感猎杀》和《少年嘻哈梦》,前者平均900万美元一集制作费,后者总投资达到了1.2亿美元。
Netflix的内容总监回应道:“昂贵的剧集对应庞大的观众群,这没问题,但是昂贵的剧集对应小众群体,即使是Netflix的运营方式也很难坚持。”
另一方面,Netflix也在寻找稳定的创作源。例如他们招揽了曾一手打造出《实习医生格蕾》、《丑闻》等热播美剧的王牌制作人珊达·瑞姆斯,这位被称作ABC王牌的制片人日前宣布离开合作多年的ABC电视网,转投Netflix,并已与Netflix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将为Netflix打造原创剧集。
一个富有深意的变化是:第三季度开始,Netflix的国际付费用户人数已经超过美国付费用户,这对Netflix来说意味着什么,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Netflix的目标是:“在HBO变成我们之前,先变成HBO。”——翻译一下就是,当HBO开始用Netflix的思维思考问题,Netflix则在一步步向这个行内最大的对手靠近——
“HBO出品必属精品”。
Netflix到底是如何改变美剧的,又何以取得了摧古拉朽式的成功?Netflix首席内容长索伦托曾用一句话概括过:好的故事,才是Netflix席卷全球的关键。这可能是这个时代最精彩的好莱坞电视行业故事:一个流媒体,居然阴差阳错地找回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传统:故事第一。
《怪奇物语2》,就是那个好故事。
什么都不变,那么唯一的意义就是拍成AR模式的了。不然毫无意义可言。
我来说说台词不变,主演不变,导演不变,编剧不变,翻拍到底有什么意义老剧新拍,应该不会台词、主演、导演、编剧都一成不变吧,只是把老剧复制一遍也不叫翻拍了,更谈不上有什么意义。几乎每隔几年,一些经典的影视剧都会翻拍播出,中国观众看得最多的翻拍剧应该是根据金庸先生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吧。那《笑傲江湖》来说,拍摄的版本就不少于10个,除了年代不同,香港、台湾、内地、
翻拍,其实并非浪费人力财力物力,它在艺术和经济上都是有价值的。就拿《笑傲江湖》来说,豆瓣评分最高的版本是1996年开播的由刘国豪、李添胜、袁英明导演,吕颂贤、梁艺龄、何宝生主演。豆瓣评分8.4,37206人打分,有81。2%的人都打了8分以上。在此之后,2001年黄健中和元彬导演、李亚鹏、许晴主演的版本也是非常经典的一个版本,豆瓣评分达到了8.2,35908人打分,也有75.7%的观众打了8分以上。
为什么已经有了经典在前,还有人敢挑战经典,大胆翻拍呢?首先,影视是一个技术革新非常快的行业,特效技术更迭更是以每两年一个大变样。对于特效需求大的影视剧,翻拍能更好的展现特效场景,让观众活动更好的观看体验。这点应该很好理解吧,想想看1986年版的《西游记》跟看2012年版的《西游记》,视效差距是多么大。以前没有电脑CG技术辅助,一些特效场景全靠布景和演员表演完成,孙悟空腾云驾雾的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9烟雾靠的是湿柴火闷烧,孙悟空飞行靠的是吊威亚,而且还都是野外实景拍摄,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还不敢拍大全景,不然就很容易穿帮,再看2011年,电脑CG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很多打斗的特效场景根本不需要实物,在摄影棚里一块绿幕就能搞定,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带给观众更震撼的视觉效果,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同时,电脑CG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也极大的释放的影视创作人员的想象力,大场面、奇特的场景都能展现出来,更好地展现了原著小说里的场景。
影视创作做保险的方法就是翻拍经典,因为剧本质量已经有前作做保证了,而且还有坚实的观众基础,在前期宣传方面可以省下一大笔钱,就算翻拍失败也不担心没有人看。而且经典影视剧翻拍一般会选用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演员出演,这些演员有足够多的粉丝,同样为宣传节省了费用,同时还能保证足够多的观看人群。热门影视剧翻拍+热门演员主演,这样的作品还没开拍就早早被电视台、视频网站预定, 商业赞助也会纷至沓来,这么一操作,导演、主演和制片方早就名利双收了,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