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出自班固《汉书·武帝纪第六》,典故是:
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尽,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百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译文如下:
要设置十三州的刺度史,因朝中有名的文武大臣没有了,汉武帝诏书说:“凡是不寻常的大事业,必定要等待非同一般的人,因此有的马飞速奔驰可是能达千里,有的有才能的人背负世俗的负累却能立下功劳。难于驾驭的马,问放任不羁的人才,只是在于如何驾驭而已。朕下令州郡,查访官民中具有杰出优异的答才能,可以位及文武重臣臣并且能让江山稳固的人。
这是西汉举茂才制度的开始。
扩展资料: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这句话实际说的是西汉举茂才制度。茂材,西汉曰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回刘秀讳改为茂材,与孝廉同为两汉重要的察举科目。察举茂材亦始于汉武帝,据《汉书·武帝纪》载,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答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是举茂才的开始。其后,宣帝、元帝时均有察举茂才异等的诏令。这个时期所举的茂材多为现任官吏,而且是属于特举。
你好,这道题选C。解析:盖有非常之zd功,必待非常之人。中国留学海外的人才,回国总数已经突破265万,其中有70%都是近五年回来的。全国为留学人员建起的创业园有347家,与众不同的创业环境,让他们看到了更多发挥才智、展现价值的空间,看到了中国以科技内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巨大成效。
这句话出自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汉武帝命令州郡举荐贤才的诏书。意为:要建立容不寻常的功业,必须依靠不寻常的人才。
(汉武帝)因朝中有名的文武大臣快要没有了,所以颁布诏书,求取贤才:“凡是非同寻常的功业,必须等待非同寻常的人才去完成。”
凡要建立不寻常的功业,必须依靠不寻常的人才。所以有些狂奔踢人的马,却是日行千里的良马;有些时常被世俗讥讽议论的人,却是能建功立业的奇才。那可能翻车的马,以及放荡不羁的人,关键在如何使用而已。现特责成全国各州县地方官,要留心考察推荐官民中有特殊才干,能做将相和出使外国的人。
这篇文章是汉武帝为建功立业发出的征求贤才的号召书。文章强调了建设国家与发掘人才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大行不避细节的选拔原则。这篇诏书文字精炼,表现了大汉恢宏的风范和招揽贤良之急切,其爱才的胸襟令人景仰。此外,对人才也不求全责备,只要是千里马,偶尔踢人也无妨。这都是符合“人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64才学”原理的。
当代之人应学习汉武帝恢宏的风范、爱才的胸襟,为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不拘一格选人才,只要是“千里马”,就不要求全责备。这样才会使人才脱颖而出,并有用武之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和出力。
注释:
(1)“刘彻”,即汉武帝。雄才大略,在政治、经济和巩固疆土等方面大刀阔斧,励精图治,推动汉朝进入全盛时期。又爱好文艺,广揽文士,建立乐府,对乐府诗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奔踶”,奔驰踢人,指不驯服。
(3)“负俗之累”,违背习俗的毛病。
(4)“泛驾”,即覆驾,指不受驾驭。“泛”通“覂”,翻覆。
(5)“跅驰”,放荡,无拘束。
(6)“绝国”,很遥远的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