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1.不羁之才 [ bù jī zhī cái ]
【释义】:羁:马笼头,比喻约束。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出处】:《汉书·司马迁传》:“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2.豪放不羁 [ háo fàng bù jī ]
【释义】:羁:马笼头,引伸为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不受拘束。
【出处】:《清史稿·文艺传·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3.倜傥不羁 [ tì tǎng bù jī ]
【释义】:倜傥:洒脱,不拘束;羁:马笼头,比喻束缚、拘束。形容洒脱豪放,不受拘束。
【出处】:《晋书·袁耽传》:“耽字彦道,少有才气,俶傥不羁,为士类所称。”
4.放荡不羁 [ fàng dàng bù jī ]
【释义】: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出处】:《晋书·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5.卓荦不羁 [ zhuó luò bù jī ]
【释义】:指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何可一日无此君?”刘孝标注引南朝·宋·何法盛《中兴书》:“徽之卓荦不羁,欲为傲达,放肆声色,颇过度,时人钦其才,秽其行也。”
不羁之才、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6
不拘绳墨】:绳墨:木工用以画直线的工具,借喻法度、规矩。形容人的行为或艺术风格洒脱、豪放,超逸不羁。
【跅驰之材】:跅驰:放逸不羁。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的人。
【跅幪不羁】:放荡不受拘束。同“跅弛不羁”。
【荡然肆志】:荡:放荡;肆:放纵。放荡不羁,无拘无束。
【貂裘换酒】:貂裘:貂皮做的大衣。用貂皮大衣换酒喝。形容宝贵者放荡不羁的生活。
【跌荡不拘】: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同“跌宕不羁”。
【放诞不羁】: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荡不羁”。
【风流浪子】:风流成性不受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约束的放荡不羁的人。指不务正业过着放荡生活的人。
【高阳公子】:高阳:地名,在今河南杞县。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高阳酒徒】: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食其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鼓腹讴歌】:鼓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1:拍打;讴:歌唱。一边拍肚皮,一边唱歌。形容豪放不羁,闲散自乐。
【行不修饰】:行:出行。出门时不注意自己的装束打扮。指举止随便,放旷不羁。
【豪气未除】:豪放不羁的作风或气慨依然未改。
【科头袒体】:科头:不戴帽子;袒:裸露。不戴帽子,袒露身体。形容傲慢不羁的神态。
【老子婆娑】:婆娑:放逸不羁的样子。指男子自夸襟怀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