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出自战国作家宋玉之《风赋》。
意思是:原意指风从地上产生出来,开始时先在青苹草头上轻轻飞旋,最后会成为劲猛彪悍的大风,即是说大风是自小风发展而来。后来喻指大影响、大思潮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
原文:
王曰:“夫风,安生始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飓熛怒。”
翻译:
楚襄王问道:“那风,最初是从哪里生成的呢?”宋玉答道:“风在大地上生成的,从青翠小草尖上兴起,逐渐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7扩展到山谷,在大山洞口怒吼,沿着大山坳,在松柏林下狂舞。
扩展资料:
”风生于地,起于清萍之末“出自战国作家宋玉之《风赋》。《风赋》的创作背景:
襄王的父亲怀王昏庸无能、刚愎自用,他听信谗言,疏远贤臣,拒谏饰非,始而为秦使张仪的花言巧语所惑,背齐联秦,继而轻举妄动大举伐秦,丧师失地,最后为秦昭王所诱,客死于异国。
襄王继位后,不仅没有改弦更张,远小人而亲贤能,反而变本加厉,至于忘记君国大仇,与秦联姻结好,其腐朽愚昧有甚于怀王。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怀王于顷襄王三年客死于秦后,“襄王七年,楚迎妇于秦,秦楚复平。”
“十四年,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好会于宛,结和亲。”“十六年,与秦昭王好会于鄢。”“十九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败,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
于此可见楚襄王不思振作、与杀父仇人握手言欢终于惨败以至割地迁都等种种衰败之状。楚国的国势虽然日趋式微,可是作为国君的襄王却沉湎于骄奢淫佚的生活中。
他带着侍臣们到处游赏,或登高唐之台,或游云梦之浦,想入非非,乐而忘返(见宋玉的《高唐赋》与《神女赋》)。襄王如此追求享受而置国家衰败于不顾,身为侍臣的宋玉感到忧虑,于是便借风为题,写了这篇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起于青萍之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赋
我在百网上看到了这样的情侣网名,又听一楼的哥们说度是一首歌的歌词,谢谢让我长见识的人。我解释一下这一句:
就在轻轻飘荡在水问面的浮萍的最尖上,有一滴雨珠滑落,那答是我朦胧的泪眼留下的泪水啊。(婆娑指的就是泪眼朦胧的样子回)
我认为这一句有很答深的诗意,也是拟人修辞的佳作。很不错的!
意思是:就在轻轻飘荡在水面的浮萍的最尖上,有一滴雨珠滑落,那是我朦胧的泪眼留下的泪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