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应该是“为乡里所患”。
为:被。
乡里:乡村的人。
患:祸患,祸害。
这句话的意思是:被乡村的人看成是祸害。
为:为、为 wéi
动词义:
1、为的本义是母猴。象形。
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我生之初,尚无为。——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33《诗·王风·兔爰》
子为不知,我将不坠。——《左传·定公十二年》
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管子·枢言》
3、制作;创作。
造作,为也。——《尔雅》
以为乐器。——《周礼·春官·典同》。注:“为,作也。”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节用上》
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为棺椁。——《庄子·人间世》
应声便为诗。——《世说新语·文学》
4、治理。
为,治也。——《小尔雅》
诸葛瑾为豫州。——《世说新语·排调》
5、变成;成为。
何遽不为福。——《淮南子·人间训》
6、是。
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
不为近者热。——《列子·汤问》
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谓为三横。——蔡元培《图画》
7、学习;研究。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韩非子》
8、种植;营作。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战国策》
9、设置;建立。如:为法(制定法律;成为法律);为命(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为山(建立功业)等。
10、使。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天下高之。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来为乡邑之下,岂可同哉!
——《淮南子·卷十三氾论训 》
直译:(过去)伯成子高不愿做官,拒绝封为诸侯,情愿归乡隐居种田,天下人都认为他品行高尚;如今的人如果拒绝做官隐居,(地位)就在乡民之源下了,这哪能相提并论啊!
意译:(过去)伯成子高不愿做官,拒绝封为诸侯,情愿归乡隐居种田,天下人都称赞他;如今的人如果拒绝做官隐居,就连乡里人都瞧不起,这哪能相提并论啊!
此处争论点,主要是“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的翻译。
隐处:隐居 动词,因为与辞官相联百,而是表承接关系的,而隐处则是另一动作。
“为”乡邑之下,如果解释为“在乡下度”,怎么能与后文“岂可同哉”语意相连。
而且前文主要讲的是时不同,法应易。
窃以为“为……下”是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