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古汉语中的宾语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名词、代词作动词宾语。
(1)庖丁解牛中的“牛”即是宾语。
蜩与学鸠笑之,“之”做复笑的宾语。
(制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未之有也”是“未有之也”的倒装;
(3)、疑问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何辞为”是“辞何”的倒装。
2、名词、代词作介词的宾语:
追权与宇下中“宇”做介词的宾语。
不拘于时学于余中“余”做介词的宾语。
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
3、在含有zd“是”“之”的固定结构中,宾语前置。
唯利是图,何陋之有 就是这样的例子。
以上只是粗略的概括。
与现代汉语是相同的,主要句子成份也是主、谓、宾、定、状、补。例如:
太行王屋(定语)二(定语)山(主语),本(状语)在(谓语)冀州定语之南、河阳之北(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