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阿弥陀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6佛
出家不需要学历,想出家可以亲自去女众寺院里询问,看哪个寺院和你有缘分,一般是先在寺院做义工,一段时间考验通过后才允许出家。中国佛教协会某公告中有一段有说过出家条件如下
中国佛教协会---《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第三章第九条规定,“要求出家的人,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佛教,爱国守法,有一定文化基础,父母许可,家庭同意。寺院对要求出家的人,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的,方可接受留寺,指定依止师,授予三皈五戒,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再正式剃度。
。。。
按照《宗教事务条例》以及《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 》《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等相关规定,佛教教职人员资格的取得,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履行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和神圣庄严的仪式,最后还要经佛教协会认定、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第三章第九条规定,“要求出家的人,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佛教,爱国守法,有一定文化基础,父母许可,家庭同意。寺院对要求出家的人,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的,方可接受留寺,指定依止师,授予三皈五戒,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再正式剃度。”根据《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规定,参加传戒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二是信仰纯正,勤修三学,遵守教义教规,品行端正;三是年龄在 20 岁至 59 岁之间,六根具足,身心健康,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四是剃度后,男众在寺院修学一年以上,女众在寺院修学两年以上;五是有一定佛教学识,能独立完成日常课诵和具备基本佛事法务活动能力。
。。。
只有是有道观的地方都可以出家做道士,
做一名道士,只百要履行以下手续即可:
(一):一份本人的自愿出家书,表示度非他人、外力所迫,本人自愿出家;
(二):一份家属的同意书,即主要家庭成员不反对;
(三):一份无知刑事、或其他严重的犯罪纪录证明书(如果你是本地出家,当地居委会、街道、村组织就可证明;如果是异地出家,需要当地派出所或公道安部门证明。)
其他事宜由所出家的具体宫观决定。
有了以上三份证明后,其次就是看能否适内应道观生活,即考验期和观察期。一般1--2年。如果经受住了考验,也觉得自己能适应道教生活。则可在考验期后,正式出家,蓄发、冠巾,学习道教礼仪、文化。然后,就容可以发扬道教文化与传统了
南无阿弥陀佛,首先随喜功德,其次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出家?出家的含义是什么?
简单而言,出家就是出三界家,出轮回家,出生死家,出烦恼家,出五欲六尘束缚之家,以达到证成无上菩提的根本意趣,若禀持这种志向,即与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何以故?因为十方诸佛与如此出家本意正等无异故。
出家的分类
身出家:表示虽然在佛门中的形式皈依、剃度、穿僧衣、受三坛大戒、于佛教僧团寺庙之中居住,表面上看起来是出家人的模样,这就是所谓的身出家。若是身出家,但是因为心中仍然想着在家人的生活,甚至过著在家人生活的本质,这就是所谓的“身出家而心未出家”。
心出家:表示强调佛门中出e68a847a64331家的本质,而非只有穿僧衣、住寺院的表相。因为出家的发心,就是要求得解脱世间的烦恼结缚,所以真正的出家是不为了获取任何的世间法来出家,而是为了出世间法,“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出家的。
经文记载
《维摩经》方便品曰:“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
《释氏要览》上曰:“毗婆沙论云: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里,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出家修行由此可知,是何等的自尊庄严,是超凡入圣的大工程,岂非一般无知泛泛之辈所能及!
如果您或您的亲友果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机缘成熟,自然成就出家之事相,祝您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