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译文:
子张问孔子:“如何就可以从政呢?”孔子说:“要尊重五种美德,摒除四种恶政,就可以从政了。”子张说:“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使百姓得到好处,自己却无所耗费;安排劳役,百姓却不怨恨;有欲望,而不贪图财利;安舒矜持,而不骄傲放肆;庄重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能使百姓得到好处,自己却无所耗费呢?”
孔子说:“顺着百姓所能得到利益之处而让百姓去获得利益,不就是使百姓得到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吗?选择百姓能干得了的劳役让他去干,怎会怨恨呢?希望实行仁义而得到了仁义,还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30贪求什么财利呢?君子无论人多人少,势力大势力小,都不敢轻慢,这不就是安舒矜持而不骄傲放肆吗?君子衣冠端正整齐,目光神色都郑重严肃,使人望而敬畏,这不就是庄重威严而不凶猛吗?”
子张说:“四种恶政是什么?”孔子说:“事先不进行教育,犯了错就杀,这叫虐;事先不告诫不打招呼,而要求马上做事成功,这叫暴;很晚才下达命令,却要求限期完成,这叫贼;同样是给人东西,拿出手时显得很吝啬,这叫有司。”
出自南北朝皇侃的《论语义疏》。
原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准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扩展资料
“尊五美屏四恶”这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
这里,孔子讲了“五美四恶”,这是他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反对“不教而杀”的暴虐之政。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德治、礼治社会有自己独到的主张,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论语义疏》成书于南朝梁武帝年间,南宋乾道、淳熙以后亡佚。清乾隆年间由日本传回中国,其真实性无庸置疑。
在《论语义疏叙》中,皇侃对《论语》的撰集成书、“论语”二字的意义及“论”前“语”后的原因、《论语》的不同传本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皇疏不仅经注文并疏,兼存疑说,而且采用了“义疏”体的新注解体例。该体例在文体上采用了分章段疏解和自设问答的手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尊五美屏四恶
不教育他,而杀他,是虐杀;不劝诫他,看作他做成坏事,是暴政;不催促他,导致他误期,如同盗贼。如同对人民,对于出入进行限制,叫做管理。
1、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的白话译文如下:
孔子说:“事先不进行教育,〔犯了错〕就杀,这叫虐;事先不告诫不打招呼,而要求马上做事成功,这叫暴;很晚才下达命令,却要求限期完成,这叫贼;同样是给人东西,拿出手时显得很吝啬,这叫有司。”
2、"尊五美屏四恶"这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这里,孔子讲了“五美四恶”,这是他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37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的暴虐之政。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德治、礼治社会有自己独到的主张,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扩展资料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出自《论语·尧曰》。
《论语·尧曰》共3章,但段落都比较长。其中中著名的文句有:“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宽则得众,信则民任”;“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等。这一篇中,主要谈到尧禅让帝位给舜,舜禅让帝位给禹,即所谓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尊五美屏四恶
百度百科—论语·尧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