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首先,在告诉你农村除服对联之前,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讲究需要告诉你的。因为农村地方注重风水的,如果一知个人家里有人去世,那么会对相对的人有一定的运势影响,换句话说就是会降低你个人的运势的。所以,鉴于这种情况,还是可以通过结合你的八字五行定制适合你的风水吉祥道物加持护佑,可到无相铜炉官网定制适合你的无相吉祥吊坠佩戴更好些。
其次,再说回这个农村除服对联主要是有:
1、丧服三年回尽 麻衣此日除
2、须尽三年礼 常怀一片心
3、慈制有终日 儿心倍切时
4、三年丧已尽 五十慕尚存
5、制尽诚难尽 服除丧永除
6、虽尽三年礼 难酬罔极思
7、丧服今日除 制尽诚难尽
8、追思答无尽期 常怀一片心
9、麻衣从此尽 服除丧永除
10、去服从习俗 须尽三年礼
除服:古代丧来祭,父母死后周年的祭礼,称小祥;两周年后的祭自礼,称大祥。《礼记·杂记下》:“有父之丧,如未没丧而母死,其除百父之丧也,服其除服,卒事,反丧服。”度 郑玄 注:“除服,谓祥祭之服也。” 孔颖达 疏:“服其除服者,谓母死既葬,后问值父应大祥,除服以应祥事,故云服其除服答也。”
至于除服的对联可以参照丧联,以表哀思。
首先,在写三周年除服对联之前,应该先根据自己的八字五行情况定适合的吉祥zhidao物佩戴,来驱除之前的煞气霉运,帮助自己增强个人运势,为以后生活带来好运运势。毕竟守孝时运势偏低的,所以佩戴一款吉祥物增强运势是很有必要的,这建议回到无相铜炉官网定适合的无相吉祥吊坠更好些。
此外,再说说三周年除服对联适合使用哪些:
1、今日除服襻未除 须臾丧尽心难尽
2、丧期已尽心难尽 服色虽改志不改
3、服丧难尽孝子心 报恩岂止除服日
4、一腔思亲恩未报 百日脱服孝长存
5、丧期既尽子犹寒 除服难移一片心
6、守制答三年礼已尽 思亲永念情未忘
7、新丧虽释于此日 子志岂止乎今朝
8、礼从释服三年制 义重忘云万里心
9、丧止三年虽终尽 琴弹五月未成声
10、勤劳未报心何释 色笑空期志伏悲
解放前,城乡富豪仕宦之家,丧礼繁缛,封建迷信色彩浓厚。平民丧事虽简朴,但丧葬礼仪,相沿成俗,十分繁琐。
临终 病人垂危,值弥留之际,亲人须守护床前,谓之“送终”。待落气时,置秤一杆于死者手中。嗣后,请治丧者为死者梳洗,穿上“寿衣”(寿衣件数宜双忌单,谓来世儿女双全),腰系白线(每岁一根),头戴“寿帽”,脚穿“寿鞋”(鞋底前掌纳7针,后掌纳8针,谓前7后8,亡人见了阎罗不怕”),移卧在堂屋一侧(男左女右)。且将死者的床铺草搬至屋外烧掉(彭店、桥店等地是:父母先后双亡床铺草全烧掉,单方逝世则烧一半。烧草时,子女要在草上踏一脚,并喊老人“过河”)。然后在屋门口的树干上捆扎3~5张迷信纸,名曰搭“望乡台”。三朝(死后第三天)则将纸烧掉。
入殓 待死者亲属到齐,将尸体入殓,亦称“进材”。此时,首先背死者坐在堂屋正中的椅上上(手拿棍子,棍子上系一根白线牵至堂屋外。棍子下头,放在死者面前的瓦盆中,另一手中捏一饭团或面粑,谓“打狗粑”,意为死者去阴间的路上防狗用)。焚烧“起身纸”,(用白布缝成的“起身纸袋子”,装纸7斤或9斤4两)意为死者起身的路费。然后在棺内垫上火灰、铺上钱纸(即迷信纸),将尸体抬进棺材(棺材内死者头枕3块瓦,怀揣“打狗粑”,手执蒲扇)。装殓毕,再在棺底下点燃“长明灯”,灵枢前点“座头灯”,设香案,陈祭品。亲属昼夜守护灵枢,陪同吊喧者焚香烧纸、叩头礼拜。入殓3日,盖棺、钉钉、封口,称“封梓口”。
斋醮 解放前,人死后,请道士做“法事”。“法事天数多寡,依贫富而定。唱“一堂法事”,称“烧包袱”;唱半天称“对棺明路”;唱1天称“烧纸”;唱3天以内称“开大路”;唱7~9天称“做斋”。统称“做功德”。斋期,亡者家设孝堂,置道场,安灵位,挂挽联,悬素幔,扎“金山”、“银山”、“楼宅”、“大轿”、“大马”、“佣人”,请名人学士朗诵祭文,亲友披麻戴孝,磕头、礼拜。平民办丧事,“烧包袱”的居多,特别贫困人家,只书写灵牌,无力做“法事”。
殡葬 殡葬前夕,亲朋戚友备香、纸、蜡烛、挽幛、鞭炮前往哀悼。死者亲属按道士选的墓地,掘井(墓穴)。出殡时,棺底下安放犁耙(俗有防鬼怪作祟之说),棺旁放有饭。亲人在灵枢前磕头礼拜后,用手抓饭吃,谓之吃“压气饭”(以示后代不愁饭吃)。棺头上放只大公鸡爬路(以示避邪)。沿途放鞭炮,长子着孝服,抱灵牌,执“引路幡”,在前开道,三亲六眷随棺涌入墓地。下葬时辰到,灵枢前陈祭品,烧楮钱,祭奠亡灵。下葬,由道士用罗盘定好山向,孝子跪棺上,道士边撒米边念“彩词”,以祝愿丧家大吉大利,兴旺发达。
复土 殡葬3日后,亡人亲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66属集于墓前,烧纸祭奠,给坟墓培土,俗称“复土”。
旧时,豪绅富翁重视“风水”,谓祖坟“风水”好,富贵永存,百世其昌。如“风水地”一时未获,即将棺枢安置野外,盖“枢屋”存放。贫穷者也有一时无钱安葬,暂时盖“枢屋”安放的。解放后“枢屋”已无。
报“七”俗云:人死每七日过一阎罗,递数之,以至七“七”或十“七”。先由道士列出“报七单”,到时由子女“报七”。三亲六眷均得具楮 钱。孝子至五“七”方能理发,并将头发同楮钱烧掉(据传古时孝子以守孝为重,无心梳洗,故蓬头垢面,后演变为孝子蓄头发至五“七”方剃掉)。五“七”这天,已嫁的女儿送来“灵屋”(彩纸扎成房屋模样),将亡父(母)灵牌置于内。至亡期3年焚毁,谓“除灵”此俗乃迷信,解放后,一度废除。进至80年代后,少数地方又渐复辟。
馨香 翌年农历正月初二为亡者馨香(原孝感、罗山所辖地区为正月初一)。三亲六眷得于年前携香纸、蜡烛和奠轴“下奠”。到时均得前往守灵,子夜(芳畈等地为白天)灵前祭奠,后在屋外设火场祝“馨香”。
除灵 亡期1年为“小祥”,2年为“大祥”,3年为“除服”。亲友均备礼祭奠。除服期,将亡人灵牌、灵屋同楮钱焚毁,谓之“除灵”。斯时得请道士做“法事”,亲人着丧服。除灵后,子女服丧期满,春节可贴红楹联(孝家头一年贴白楹联,第二年贴黄楹联,第三年贴绿楹联)。
解放后,丧葬迷信活动日少,僧道做斋醮之陋习基本革除。60年代以后,死了人不唱道、不烧纸,亲友送挽联、花圈,开追悼会,寄托哀思。公职人员丧事更简,只由单位开追悼会,遗体火化。在乡村,尽管政府提倡火葬,但由于旧的习惯势力和某些条件限制,仍沿袭土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