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一日千里yī rì zhidaoqiān lǐ
[释义] 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语出] 《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正音] 一;必须读作“yí”。
[辨形] 里;不能写作“礼”。
[近义] 日新月异 风驰内电掣 逐日追风
[反义] 停滞不前 慢条斯理
[用法] 用作褒义。多用于生产、事业、经容济、科学技术和个人事业方面。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春 满 人 间
读音:chūn mǎn rén jiān
出处:宋•曾巩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63《班春亭》:“山亭尝自绝浮埃,山路辉光五马来。春满人间不知主,谁言炉冶此中开?”
释义:指生机勃勃的春意充满人间。
春 和 景 明
读音:chūn hé jǐng míng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释义: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日 和 风 暖
读音:rì hé fēng nuǎn
出处:宋•范纯仁《鹧鸪天•和韩持国》:“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暖欲开梅。”释义: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春天的谚语和俗语
1、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2、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4、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5、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6、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7、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8、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9、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10、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11、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一场空: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12、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13、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成语:
帮狗吃食 帮虎吃食 不吃烟火食 吃不了兜着走 吃穿用度
吃喝玩乐 吃惊受怕 吃苦耐劳 吃里扒外 吃里爬外
吃力不讨好 吃粮不管事 吃软不吃硬 吃哑巴亏 吃一堑,长一智
吃硬不吃软 吃着不尽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大吃一惊 短吃少穿
好吃懒做 好汉不吃眼前亏 看菜吃饭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靠天吃饭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狼吃幞头 撩蜂吃螫 拈酸吃醋
缺吃短穿 缺吃少穿 少吃俭用 省吃俭用 贪吃懒做
稳吃三注 哑子吃黄连 寅吃卯粮 张公吃酒李公颠 张公吃酒李公醉
争风吃醋 争锋吃醋 自讨苦吃 坐吃山崩 坐吃山空
不吃烟火食 不遑暇食 不食马肝 不食烟火 不食之地
不食周粟 不知寝食 布衣粝食 布衣蔬食 蚕食鲸吞
草衣木食 昌亭旅食 朝趁暮食 尺板斗食 侈衣美食
黜衣缩食 啜食吐哺 吹篪乞食 吹箫乞食 鹑居鷇食
鹑衣鷇食 粗袍粝食 粗衣恶食 粗衣粝食 箪食壶浆
箪食壶酒 箪食瓢饮 盗食致饱 道听耳食 雕盘绮食
鼎食鸣钟 鼎食鸣锺 鼎食钟鸣 东食西宿 扼吭夺食
恶虎不食子 恶衣恶食 恶衣菲食 恶衣粝食 恶衣蔬食
饿虎扑食 耳食之论 耳食之谈 耳食之言 耳视目食
发愤忘食 菲食薄衣 废寝忘食 焚枯食淡 丰衣足食
凤食鸾栖 旰食宵衣 旰食之劳 攻苦食啖 攻苦食淡
攻苦食俭 狗彘不食 狗彘不食其余 狗猪不食其余 褐衣蔬食
侯服玉食 虎不食儿 击钟鼎食 饥不遑食 饥不暇食
俗语谚语:
(1)稀粥烂饭掺萝薯,吃饱肚皮不伤人(2)吃稀饭要搅,走溜路要跑(3)吃粗食,长得快(4)吃全杂粮不生病(5)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6)吃饭少几口,活到九十九(7)吃了萝卜,啥病都不害(8)吃饭多喝汤,老了不受伤(9)吃肉不如喝腥汤(10)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11)吃得快,咽的慌,伤胃伤肠不消化,读书学问一个样(12)吃饭要细嚼慢咽,学习要深钻细研(13)不吸烟,不喝酒,病魔见了绕道走(14)饭后百步走.不为百病愁(15)吃菜吃心儿,听话听音儿(16)吃饭先尝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3一尝,做事先想一想(17)寒从脚下起,病从口中入,千古恨莫不从贫中来(18)吃人口软,拿人手短 (19)吃豆腐,报肉帐(20)痨病由痧起,做贼偷瓜吃(21)吃饭要让,干活要抢(22)三分吃药七分调养,三分天资七分打拼(23)吃亏不算傻,让人不算呆(24)不吃黄连不知苦,事非经过不知难(25)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26)吃饭穿衣看家底,油烟柴米计划行(27)吃着盐和米,就得讲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