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给你提供上海市近期的演出展览的全部信息详细资料:
杜震君。1961年出生于上海。现生活,工作在巴黎。1991年赴法,靠着平和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杜震君已成为当代法国以至欧洲为数不多的独立数码多媒体艺术家之一。
今天看他在数码多媒体大型装置中对影像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我们很难想像当年在上海美术学院的杜震君是中国画系出身的。1991年,30岁的杜震君离开上海赴法,后到法国雷那美术学院(Regional School of Fine Arts of Rennes)进修,并于1999年获得“数码空间”硕士学位。从今天数码多媒体艺术在西方当代艺术界的发展来看,当年毅然选择这个艺术门类作为主修专业是杜震君作出的一个相当聪明的决定,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倒退十几年看法国的当代艺术,即使在法国本国艺术家里,有条件有资本尝试以数码多媒体艺术作为生存手段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成功者更是屈指可数,更不用谈连生存都成问题的艺术系外国留学生。得到今天的成功和认可,曾经承受了多少压力,又曾经为这个选择付出了多少代价,个中艰辛恐怕只有杜震君自己心里最清楚。
作为第一代将数码科技运用到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之一,杜震君始终对互动装置抱有极大的兴趣。他在2003年在巴黎举行的个展, “对于人类来说太沉重”(Too heavy for Human Beings), 作为法国数码艺术史上第一个个展,得到了艺术界极大的赞赏。杜震君的大多数装置作品都在阐述人性悲剧这个主题,如在他早期的作品“人狗”(Chienman) 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数码技术创作的半人半狗的生物分裂为两部份,在观众触动投影屏幕时扑向对方并相互撕咬。在杜震君的作品中,行为的麻痹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32是主要的论点,其论证的素材通常来自于艺术家对人类所经历的苦难和挑战的关注。通过将观众带入他的作品,或是引入他所设的圈套,或是强迫他们在他的作品中扮演一个中心的角色,杜震君的创作抛弃了以艺术为中心的传统路线,而试图对人类本身进行更深入的考察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