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出息的时候那个息延不延长-出息入息,一刹那,要不要注意延长时间

出息的时候那个息延不延长-出息入息,一刹那,要不要注意延长时间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能做到的还没出世

般舟念佛,宜出息延长,入息自然。南师所讲,是指延长出息,观察出入息之间的“止”的那一刹那。
出息与入息之间,不必刻意延长时间,刻意是不利于止观的。


可以。此为呼吸念佛法门。
  为了使同修真正达到二、六时中不间断,而能成为净念相继,就必须要学会呼吸念佛。呼吸念佛方法,倓虚法师、弘一大
师、虚云老和尚还有慧明老和尚,在他们的遗著和开示中都提倡此方法。他不叫呼吸念佛方法,叫出息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呼吸念佛。为了使同修达到一心不乱,奠
定往生的资粮,真正达到净念相继,真正做到识自心、见自性、脱轮回、证法身,下面我讲一下呼吸念佛的方法。

  为了使同修便于记忆和修行,对呼吸念佛方法可以总结出六句话,哪六句话呢?

  息虑专一持佛名。胡思乱想啊,都把它排除,单把佛号提起来。这叫息虑专一持佛名。

 
 气出气入一佛声。什么叫呼吸念佛?呼吸念佛同修一定要记住,它是“佛号一定要融于呼吸当中”。现在好多同修找我,什么原因呢?他们错误地理解和运用了呼
吸念佛方法,感到胸口闷、头晕,心脏跳动,甚至小腹有憋气的感觉和膨胀的感觉。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就是使呼吸随着佛号了。

  真正的呼
吸念佛方法是不改变呼吸的频率(佛号随着呼吸),在正常的呼吸情况下,用第六识的意识把佛号融于呼吸的规律当中。这么:“阿弥(呼)—陀佛(吸)”、“阿
弥(呼)—陀佛(吸)”……或者是这样也可以:
“阿弥(吸)—陀佛(呼)”、“阿弥(吸)—陀佛(呼)”……也可以。还可以四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一呼一吸四个字也可以。还可以一个字一念也可以:“阿(吸)—弥(呼)—陀(吸)—佛(呼)”……这样也可以。

  但一定要记
住,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你运用当中认为哪一方面比较好,适合你就可以了,不要强求一致。当然我现在运用的是两个字,我已经念七年了:“阿弥(呼)—
陀佛(吸)”、“阿弥(呼)—陀佛(吸)”……我是这样念。当然了,我不需要用第六识了,因为什么呢?七年了,已经把第七识——末那识,培养成了。一喘气
就是佛号,不需要我再想“我要念佛了……”没有这个意识了。

  第三句,专闻自心突突跳。这一句话是给那些极个别人说的。

 
 有的人学习呼吸念佛的方法,念了一两个月以后,感到心脏突然有这么一天,就是跳动得非常非常激烈。当然这是指的什么呢?不是躺卧时会出现的,这是在静止
状态下,就是打坐的时候。当然我们说的打坐,不能说总得单盘哪、双盘哪,或者怎么样地盘哪,我们不追求这个。我们是练习呼吸念佛方法,能盘就盘,不能盘就
老老实实坐那就可以了。就是在静坐的时候容易出现这个境界。什么境界呢?当然这是极少数人,不出现更好,出现也不要害怕。这个心脏跳动得非常非常强烈,
“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震脑海!这时候怎么办呢?马上转。怎么转?转什么呢?因为你呼吸念佛方法被心脏强烈的跳动声所干扰了,已经是不
能在呼吸念佛了。那怎么办呢?就随着它的跳动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般多长时间呢?三到五天就可消失了。如果长期这
样,那就要赶快到医院去检查一下,看心脏有没有什么毛病。三到五天消失以后恢复平静,还是用呼吸念佛方法。当然这是极少数人出现的。

  随声默念一梵音。就是(呼吸念佛方法被心脏强烈的跳动声所干扰时)随着心脏的跳动声念佛号。

 
 外音入耳犹幻梦。在你打坐的时候,或者是你睡觉前、醒了后,给个手印——念佛,用呼吸念佛方法。外边的声音传过来以后,不要特意地去捕捉,这个声音是哪
传过来的呀?是木头声啊?还是铁器声啊?还是音乐声啊?这些都不要去特意地捕捉。听没听到?听到。听到也就完了,就象做梦一样。不捕捉,它对我们呼吸念佛
方法根本不起作用,不会干扰。如果你捕捉,精神头来了,就把呼吸念佛方法忘了。就象做梦一样,犹如幻梦。

  久习空寂大千心。你真要是念上一年半载以后,你也就不知道“我”,也不搞“人我”相、也不搞分别,你的心量就大了,就真可谓是“尽虚空、遍法界”呀。

 
 但需要提一点注意事项,就是我们在修习呼吸念佛方法时,一般的情况是在静止状态下。就是不动了,身体没有活计干了,也不走动了、也不做家务了,躺在床上
睡觉前、醒了后,或者坐在椅子上、沙发上,都可以。就这样不需要动了,这种情况下练最好练。但是极个别的,现在我所知道的有三位老居士,他们在行住坐卧一
切活动当中都不能影响他的呼吸念佛。但这样根性的人,我不如,我也做不到。因为什么呢?身体一活动以后,这个微弱的思维就干扰呼吸念佛方法,所以说不好
修,但极个别的根性好的人也可以做到。

  我们就是在静止状态下,要排除妄念,但最主要的就是,佛号不要影响正常的呼吸,自然呼吸的频律
不要改变。因为什么是佛法呢?顺其自然是佛法,恢复本原是佛法。如果改变了正常的呼吸频律,那就不是佛法。所以不要改变呼吸的频律,就在正常的呼吸当中加
上两个字、加上一个字都可以。这就叫做法无定法,佛法没有定法。如何修行呢?就看我们同修的根性如何。所以说对外境的干扰,我们不能静下心来念佛,和外境
没有关系,还是要在你自己内心里找原因。正象一首古诗中的这几句话:“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可见得
“境缘无好坏,得失在自心,只要心如如,觉性化六尘”。所以这个方法不要加任何的意念,我们修行的是净心。有的同修就对呼吸念佛方法理解偏了,有的同修讲
要“气入丹田……”,还什么“再通过会阴到达百会……”我们那样就变成气功了。我们是修行啊,我们不是气功,这样全理解错了。这样一加意念,有见闻觉知就
是凡夫啊!就不是佛法了。佛法绝对是清净心,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身体不好,心净体亦净,老实念佛,身体就好了。

  但是我再顺便说一
点,我们有的同修愿意打坐,经常打坐,这个方法学会了以后,就是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什么呢?可以先亡四肢,后亡身体。我们正常打坐,自己通过呼吸
念佛方法以后,这个佛号把一切妄念都伏住了,这个时候就感觉到自己的四肢没了,身体没了……忽忽悠悠,忽忽悠悠也不知道哪去了……

  当
然象这个境界不出现更好,出现以后也不要怕,出现以后也不要欢喜。有好多同修听到我讲这个就到处找我,问我呀:“我这呼吸念佛好几年了也没出现,这是可能
的吗?”我告诉同修,我们佛门没有什么可能不可能,可能里头有不可能,不可能还有可能,可能不可能是一不是二。说你没达到,你没达到不见得别人就没达到,
不能以你为轴心去想这些问题。没达到更好,你好好念要真是把呼吸念佛方法学会了不更好吗?出现这个情况同修不要恐惧,一刹那以后又醒过来了,毫无影响,不
要有恐惧心理。一恐惧——“哎呀!我怎么身体没了?我这四肢哪去了……”在今后恐怕再想达到这个境界就很不容易了。

  这个境界一定会达
到,一定能达到,只要你老实念,就会达到。但它也不是什么特了不得的修行,很正常的情况。因为啥呢?妄念没了嘛——你这个色身本来就是一个妄念的大本营
嘛。刚开始的时候,真正掌握了以后会把四肢先亡掉,以后亡身体,自己也不知道我究竟处在什么位置了,这个不要恐怖,慢慢还回来。

  但是
你呼吸念佛方法修的如何,可以做检验。“我这个呼吸念佛方法到底是不是呼吸念佛方法?我睡梦中念不念佛呀……”怎么检验呢?第一个是无梦;第二饭量减少,
睡眠减少,体力增强,有使不完的力量。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时间去做梦了,你把做梦的时间全念佛了,你哪来的梦啊?一天天睡觉的时候我们要给个手印(双手
合十),这样啊(双手合十放于枕边腮侧)。我看纯印老人家她这一生就是这样,这么样躺着(右侧身)就是这样(手印放于右侧枕边),或者这样(左侧身躺着手
印放于左侧枕边)都可以。如果是仰卧,当然老人家没有仰卧过呀,我好仰卧,也给它个手印,给个弥陀印就可以了(结印后自然放于小腹部)。这样就是提醒念
佛,日久天长你一给印,马上就进入到深绵呼吸的念佛状态下……一喘气、一入气都是佛号,你哪有妄念呢?没有妄念你怎么能有梦呢?饭量减少了绝不是病态,精
神非常饱满就可以了,这是心净的反应。许多的出家师父日中一食、过午不食、吃两餐的……好多居士打八斋戒,也能这样做。这都是正常现象。

 
 这个方法需要修多长时间呢?三个月、五个月、半年。这还不是大便宜的事情吗?你不用这个方法,你念佛念得再好,你一睡觉就把佛号丢了,丢了就不能相继
了,不相继了就是断线了。古人不总结了嘛:“佛号如珠,念头如线,分则相离,合则成串。”你老是分哪,分就是把这些个珠子穿来穿去、穿来穿去的你又把它们
分开,一分开这些珠子又散落了,你怎么能成片呢?所以说我们先不达到成片,最低起码你也得先达到不断哪。那你不用呼吸念佛方法,睡觉就把佛号忘了,不就断
了吗?

  为什么要修这个方法呢?主要就是培养第六、第七识。这就是转八识为四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叫八识。只有转识成智,才能够“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这个色身不是真我,家亲眷属也是缘生。家亲眷属是四种缘组成的:报恩的、报怨的、讨债的、还债的。这四种缘组成的家庭,也不要把它当作真实,它必然有缘
聚缘散。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我们平常所说这个八风啊,这些个东西都是梦幻泡影,都是不实之物。只要对这些能看开、放下、不起心、不动念,
真的生起坚定的念佛成佛之心,当生必然能成就。这就必须要以佛号伏住妄想、分别和执着,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但是并不改变生活,要利用生活,而不执着生活之
相。苦乐自当,随遇而安,这就叫做修行。

  具体讲就是让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离心意识。真的能做到离心意识,就是分别一切法,不做分
别想。这个心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个识心——八识。心的作用的识,就是阿赖耶识,也叫神识。它是善恶业的含藏识,业力投生它起作用。第六识叫做意,它是起分
别、妄想的,起知见和思维,起见、闻、觉、知。它是尘劳、无明的发源地。第七识——末那识,这个识它的作用是不分是非,执着于“我”不变,起心动念,言语
造做,一丝不漏、一毫不差地都给你储存在阿赖耶识里,就好象是我们世间人的那个搬运工。

  所谓转八识为四智,要在转上下功夫。怎么转
呢?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转凡夫而成圣人。那么具体讲怎么转呢?实际要会修,转并不难啊。就是一句话,妄想、分别放下了就转了。因为这些都是法相
啊,离一切法即一切法,清净心现前就转了。烦恼减一分,智慧增一分。还是一句话:事照做心不动——“至心一处,无事不做”。转八识为四智,我们要抓主要矛
盾才能做到真正地转以四智。识是烦恼,智是智慧,智是觉悟。

  所以说我们修行一定要明理,不明理修行,即使是往生,到西方极世界以后,
品位也不会太高。所以在娑婆世界修一天,等于到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就是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定要明理。怎么转呢?就是首先抓第六识、第七识,它俩是最主要的。
起分别主导作用的是第六识,要将第六的意识转为妙观察智。怎么转妙观察智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观察一切法,不再产生妄想、分别了。这就是《坛经》所说的
“分别亦非意”。搞不搞分别?搞分别,但是不是用第六识搞分别,不用识去分别。这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样做就叫做妙观
察。

  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就是把执着于我见去掉,而证得自他平等之理。我们用呼吸念佛方法,主要是解决第七识末那识,就是要改
变它、训练它、培养它。我们有些同修现在修的很好,上楼时随着脚步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走路时也可以,“阿弥—陀佛”、“阿弥—陀
佛”……蹬自行车也是这个规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不是你心里想的是我要这么做呢?不是。这个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在培养训练当中已
经养成了这个习惯。这习惯是哪来的呢?第七识,把第七识培养好了。

  既然我们走路能把第七识培养好,就是每当在走一步路的时候,能够起
一句佛号,那么我们现在再给它改变一下子呼吸——在一呼一吸当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么日久天长,第七识不照样可以改变吗?每当我们呼吸
的时候,它都给你往阿赖耶识里头搬一个“阿弥陀佛”,这就改变第七识末那识了,因为它是起执着作用的。它执着什么呢?执着你呼吸之中有“阿弥陀佛”。那么
你在临终的时候,只要这口气不断,它就会给你往阿赖耶识里头搬入“阿弥陀佛”。所以我们念一辈子的佛,最后临终昏沉了,不念佛了,这是最可怕的呀。

 
 我接触过许许多多这样的大善知识啊,临终不知道什么叫念佛了。这都是人们公认的善知识啊,修行了十几年的、二十几年的都有啊,最后不知道跑哪道去了。什
么原因呢?临终昏沉,临终不念佛了,这是最可怕的呀。所以我们呼吸念佛方法学会了,又能随缘做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6善,又有往生后度众生的大愿,怎么能不成佛呢?怎么能不成就
呢?

  所以说呼吸念佛方法同修要会了以后,必然能使第七识随着你的呼吸声,将“阿弥陀佛”搬入你的大圆镜智——阿赖耶识里。这就是“能
念之心、所念之佛”都没有“我”。呼吸念佛方法学会以后,我们随着呼吸的频率一出一入,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将佛号储存在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中。这样一是佛
号可以伏住妄念,二是佛号在行、住、坐、卧、醒、睡,二六时中不间断。因为连睡觉的一呼一吸都是佛号,所以当命终的时候,可随此“阿弥陀佛”的念头往生极
乐世界。

  几年前,在梅河有一位唐秋玉老居士,她呼吸念佛方法已经会了一年多,突然得了大面积脑出血,到医院抢救,医院说没有抢救价值
了,说不能抢救了。因为整个脑袋里大面积都出血了,抢救不了,最后就剩一口气。这个时候我赶到了,她的老伴很好,是个念佛人。他说,“这佛算白念了,我们
老两口都念二十来年了,呼吸念佛方法也会了,这回看来是不行了,人事不知啊不能念佛了。”我到那一看,发现她的左手在捯气儿的时候,也就是在很不规律地喘
气的时候,她这个左手老是随着呼吸这么一动一动……我见到非常高兴,我说她能往生,“她现在还在念佛!她用呼吸念佛的方法,已经将第七识培养成了!”他们
不相信,不相信我就把她自己平时用的那个念珠给她放到手里,结果捯一口气儿,她这个手就会捻一个念珠,就随着呼吸不自觉地捻一个念珠。一捯气儿就“叭啦”
上来一个念珠,再捯一口气儿,“叭啦”又上来一个念珠……结果走得非常非常殊胜。她们那一共是四层楼,她家在二楼,她这一断气,一咽这口气以后,整个这栋
楼从下往上楼道放香……身体非常柔软,面相比她生前还要年轻十几岁呀,这个嘴唇就象谁给化妆了似的,非常非常好,走得非常好。可见得呼吸念佛方法,确确实
实对我们往生是有很大的好处。唐秋玉老居士这一走度了好多的人啊。

  所以说我们修净土法门的只要佛号不间断,又有往生的大愿,日常还能够随缘做善,一定会往生,一定能往生!这样佛力和自力二力相应,怎么能不万人修万人去呢?只要契理契机地修行,当生都会成就。

 
 我再举个例子,前几年吉林省通榆县香海寺,那个时候香海寺还是一片荒漠,它是全国八大困难区之一,八百里的盐碱地。这个寺院在几十年前被破坏了,片瓦无
存,除了有几棵古黄榆树,就是四个人搂抱不过来的榆树。但是这些榆树是古化石,它开花。除了这几棵大树以外,什么什么都没有,一片盐碱地。有一位师父要发
心要修这个寺院,要重建,在奠基的时候,我和十几位同修到香海寺去参加奠基典礼。在我们一起去的同修当中,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居士,她叫邹桂英。在火车上
她说她学会了呼吸念佛方法已经一年多了,把心脏病、高血压都念好了,还说她的六、七个孩子没有一个信佛的。“我现在已经会呼吸念佛方法了,佛号基本成片
了,按理说应该能够往生,但是我将来要往生决不在家里走,在家里没有把握……”因为儿女是她的恶缘,是冤家呀。

  我们参加完奠基仪式以
后第三天,由香海寺回到开通县。我们是坐汽车回到的县城,在开通县的县城吃午饭的时候,她还乐呵呵地抢了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我们一会儿可以给同修看一看,
这是她在往生前一个小时照的。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照她的时候,她的身上都是红光。在返回往车站走的路上,邹桂英老居士走得非常慢,好象有心事。我让她快点
走,说火车来的时间很紧了。她说啥呢?“唉,我真不愿意回家呀,要在这往生多好啊!你们这些人还都在我身旁,还能送我一程。”我说:“你快走吧,别胡思乱
想了,这个美事儿哪能都让你贪上啊。”就这样,我们谁也没在意。

  但是在检完票,离车到还有十来分钟的时候,因为这时是三九天,通榆县
非常冷,它是一片荒漠,都是盐碱地。我们几个人就躲在候车室的墙角避风,她看见我在那,她从站台上就乐呵呵地奔我走来了。我想可能是老居士也冷了,上我这
来避避风也好,结果走到我的面前,她突然就跪下了,乐呵呵地就下跪。我说这车眼瞅就到了,在站台上你下什么跪呀?我这用手一搀扶她,结果这个口水就从她嘴
角下来了,当时脑袋就低下了。

  哎呀,我当时就明白了,“老居士啊,你可太聪明了!你到我这给我跪下,意思是求我把你这个臭皮囊给你处
理处理……”真是特聪明,也确确实实是了不起!当时气温在零下三十八、九度啊。这时车站职工就找来了大夫,一检查,说这个人已经走了,已经咽气了。一点病
苦没有。邹桂英如果不会呼吸念佛,她不会走得这么自在呀,如果她在家走也决定往生不了,因为她的儿女都是她的冤亲债主。可见得呼吸念佛方法如果会了的话,
真正对往生会有很大的把握。这是培养第七识。
  第八识叫阿赖耶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那个神识,它是真如自性与无明的惑业合和而生的这么一个神
识。也可以说它是善恶的种子齐聚、染净混合,叫能藏——把染污的种子和净的种子都藏到这里面。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这七识杂染熏修的业
惑都含藏在第八识里,所以说又叫做所藏。既能藏,又所藏,就形成一个有净、有染。当然了,在我们这个阿赖耶识里头,污染的源很多,污染的业很多。为什么
呢?因为自私自利的心很重啊,真正为他人着想的可太少太少了。

  所以说这个识里所储藏的是个大杂烩呀,染多净少啊。这个仓库里面的保管,这个业识真是尽职尽职呀,它不会变质,无量劫的业识,不管是善的恶的,不会丢也不会变质,也不会多一点,也不会少一点,恰到好处。它遇不同的缘,就会结不同的果,就是我们所说那个果报。

  如果第六识转妙观察,不分别我了,将有漏的第六识,转为佛菩萨观察诸法及一切众生的根器而因病予药与转凡成圣的智慧,这就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达到如此的境界,就叫妙观察。因为它摆脱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四相,这就成为妙观察智。

 
 将第七的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转平等性智,是将有漏的执着转为通达无我的平等道理,不再执着我了,而对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智慧,就是叫平等
性智。第六识、第七识一转,必然带动第八识,就是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为什么能转大圆镜智呢?它是转有漏的含藏为佛的妙观察和照见,对一切理、事、相和
清净的自性无不明白这样的智慧。这个智慧清净圆明,洞彻内外,洞照万物而不染,犹如大圆镜体,物来则映,物去则空,不留丝毫的痕迹。“不取于相,如如不
动”。这就把阿赖耶识的染污的源去掉了,这就是大圆镜智,转第八识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一转,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
识、身识这些有漏的业识,必定转为佛菩萨成功所做一切普利众生的智慧,就叫做成所作智。佛菩萨就依赖、仰仗成所作智来度众生。前五识一转,佛菩萨就一定能
够做到普度众生、利乐有情。这就叫八识和四智的关系。简单说前五识转成所作智,这是菩萨在将来度众生时运用的;第六识转妙观察智;第七识转平等性智;第八
识转大圆镜智。智是真实的智慧,智是觉悟。这就叫转八识为四智。为什么这样讲呢?就为让我们明白呼吸念佛方法究竟要解决哪个识的问题——培养哪个识啊?要
转哪个识啊?就是转第七识——末那识。

  以上就是八识与四智的关系及呼吸念佛方法可达相继不断的道理。

  怎么样修
呢?恒心练习,三、五个月可成,最多半年可学会。先用第六识意识去支配,随着一呼一吸给它加俩字。一呼一吸“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先用第六
识。你修学练成了以后,就不用我们再想“我得记着往呼吸里装俩字……”——第六识不用了,自然而然地就是呼吸加佛号。(练习时)最好给个手印,往这边躺给
这个手印,往那边躺给这个手印(双手合十放于枕边腮侧),仰卧给一个弥陀印(将弥陀印自然安放于小腹部)。

  我们修净土法门的应如何来
修呢?有四句话,这也是我在这七年当中自己的体会:“随缘勿攀,随遇而安,常发菩提,佛号不断”。再具体一点也可以,有这么一首偈子,同修你要能如此修,
必然当生能成就。这就是要守住身、口、意,守住什么身、口、意呢?“口不论是非,行不介入社会,身不沾恶缘,心不离弥陀。闻而未闻无烦恼,见而不见少是
非;事事变化心无住,一心只求真智慧”。这个就是具体的修行方法。

  我们修净土法门的大原则就是纯印老人给留下的那四句话:“诸恶莫
作,众善奉行,远离名利,一心念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告诉我们一定要持戒,持戒不是说我们不干坏事了。不干坏事,好事你也不做,那不叫持戒。对
众生有利的事情,哪怕一点小的善事都要做,这就叫众善奉行。能众善奉行,自己又不做恶了,改变贪、嗔、痴、慢的习性了,这才叫做持戒 。

 
 “远离名利”——这叫修定。名利是我们修道人的祸根哪!佛对名利怎么讲的呢?佛说:“名利可破道人之皮,名利可破道人之肉,名利可破道人之骨,名利可破
道人之髓。”什么是皮、肉、骨、髓呢?佛给我们解开了,他说:“皮者戒也,肉者定也,骨者慧也,髓者无上菩提也。”就是戒、定、慧和菩提心。可见得纯印老
人家给我们留下的这句“远离名利”是多么地重要!名利真是害死人哪,稍一定力不足必然倒在名利的泥坑中啊。

  第四句“一心念佛”。一心
念佛是修慧,清净心现前,智慧必然生起。智慧是在哪里生的呢?智慧决不是在经典中生的,也不是般若经里生的,智慧是在清净心里生啊。智慧是本来本有的,只
要心清净。所以不要再往里钻杂念了,应该往外倒啊,通过佛号往外倒啊,把垃圾都倒出来,般若智慧就生起了。现在有好多同修修行的方法走歪了,不是学佛,也
不是修行,变成佛学了。问哪部经我都懂,问哪一个佛门的名词还都会,这叫做佛学,你不能往生啊。为什么呢?心里的杂乱太多了,障碍你的般若智慧,它是般若
智慧的障道缘,绝对不是真正的智慧呀。另外你所理解的那些也是错解如来真实义,依文解义嘛。

  上面我所讲的就是呼吸念佛方法,只要同修老老实实念,掌握住这个原则——将佛号融入到呼吸当中去,很快就会有感应。望采纳谢谢。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还有什么是aabc的成语 aabc的成语有什么? aabc有哪些成语 AABC的成语有哪些 做事的吃力不讨好 不做事的很休闲这句话古文怎么说 这句话用广东话怎么写? 这句话用粤语怎么说,打出来 我不会讲广东话,这句用粤语怎么说 言人人殊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言人人殊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言人人殊的成语解释 、 言人人殊成语 应接不暇除了应接不暇的近义词 “应接不暇”近义词是什么? “应接不暇”的近义词是什么? 应接不暇的同义词 “节哀顺变”是什么意思? 是“节哀顺便”还是“节哀顺变”?顺便是什么意思? “节哀顺变”是什么意思? 朋友爸爸去世我应该怎么说节哀顺变的意思 伐什么什么的成语 X砍X伐的成语 什么伐什么成语 成语什么砍什么伐 顶天立地的立是什么意思 顶天立地的意思 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 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 赞美老师的诗句 赞美老师的诗句名言 赞美老师的诗句、名言有哪些? 赞美老师的诗句和名言有哪些?诗句和名言需要有作者 出息的时候那个息延不延长 白天风很大很冷,假使你现在注意出息,不要注意入息把它一放出... 你的世界不喜欢我 你不需要勉强地关心我什么意思一个女孩的... 如何修完四禅 驾鹤飞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驾鹤仙升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驾鹤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驾鹤仙游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屈指可数是什么意思,怎样解释,谢谢 屈指可数屈的意思 “屈指可数”的“屈”是什么意思? 屈指一数的意思是什么?屈指可数的意思是什么? 距离 名人名言 泰戈尔的名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全文 关于距离的名人名言和排比或比喻句 关于距离的名言 带地的成语 带有“震”的成语 带震字的成语有哪些 含有“震”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