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所谓自处超然是说:自己为人要超越常人的想法和行为;
所谓处人蔼然:“处人”即待人,待人要和蔼可亲,与人为善,宽仁大度;
所谓无事澄然:“澄然”即头脑清醒,zhidao分明事理;
所谓遇事斩然:“斩然”即当机立断,遇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首鼠两端;
所谓得意淡然:得意时要看得版很平淡、平静,不要因暂时的得意而沾沾自喜,而且要想到失意时的状态与情景;
所谓失意泰然:“泰然”即毫不在意、不为所动。权失意时要心态平和,泰然处之,不要为暂时的失意而过于悲伤,而且要看到光明和未来。
明朝学者崔铣《六然训》:
自处超然:
一人独处,要有“宁静致远”的境地,扫事境之尘氛,忘心境之芥蒂,在昼闲人寂时,听鸟语悠扬,不觉耳根清净,于夜静天高日,看一片云光舒卷,顿另眼界俱空。
处人蔼然:
与人相处,平易近之,诚恳谦和,使人有亲近之感。复既听正言,亦那逆语;有圣贤者之宏量,无庸民懦夫之制狭胸。
有事斩然:
遇有事务,既深思熟虑,又须斩钉截铁,明白果断。
无事澄然:
无事可干时,可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雅心情,无尘世纷杂之忧挂牵念。如此神情自旷,意念常进入豁人性灵之妙境,可谓有贤达的胸襟。
得意淡然:
老子曰:“淡兮其若海”。志得意满应淡如海,骄傲侮慢尤不可,仍须心谦身平,不狂妄,不像“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而要心体莹然,不失人生之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失意泰然:
人生一世,往往失多得少。失意逆事zd之时,切忌自暴自弃,自我作践,自我绝望,而要自若泰然。常思不如我之人,则怨尤自消。心境通明,坦坦荡荡,无得失之烦心,有自乐之恬愉,何其泰然也。
自己的愿望实现了便感到淡然,自己的愿望破灭便感到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