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出自庄子,,修行禅坐功夫的境界 得道了
忘掉来肉体,摒弃知识。
出自《庄子·大宗师》
“坠肢自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我理解的意思是:沉入于忘的百境界.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度一的得道境界知.
直译: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叫做坐道忘.
意思是不但忘了外物的存在,我连自身的存在也暂忘了。停用肢体,关闭耳目,灵魂脱离躯壳,心境扫除思维,同大道保持一致。原句出自于战国庄子的《庄子·大宗师》。
原文:
他日复见,曰 :“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 “何谓坐忘?”颜回曰:“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白话译文:
又过几天,颜回再来说:“我又进步了。”孔子问:“哪方面?”颜回说:“我坐忘了。”孔子惊问:“坐忘是什么意思?”
颜回说:“不但忘了外物的存在,我连自身的存在也暂忘了。停用肢体,关闭耳目,灵魂脱离躯壳,心境扫除思维,同大道保持一致,这就是我说的坐忘。”
孔子说:“同大道一致,就不会怀有偏爱了。与变化吻合,就不会死守教条了。颜回啊,从前你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别人受不了的艰苦,你活得很快乐。我曾赞美你是贤士,在谋堂上。现在我要再说,你是真正的贤士。谢谢你教导我什么是坐忘。这一次轮到你做我的老师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除内八篇外都是后人所作 。全书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3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又发展了新说。
赏析:
《庄子》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