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1、 刮骨疗毒 guā gǔ qù dú
释义: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故事:关羽曾受过箭伤,箭贯穿了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每到阴雨,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气侵入了骨头,要重新破开胳膊,刮骨去毒,才能根除。”关羽就伸出胳膊让医生治。当时关羽正请众将士吃饭,臂膊流的血把盆子都盛满了,而关羽割肉吃酒,谈笑自若。
2、桃园结义 táo yuán jié yì
释义:民间俗传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兄弟。
故事:三国演义》第e69da5e887aa7a64332一回:"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后遂为结拜兄弟,共同谋事的典故。
3、单刀赴会 dān dāo fù huì
释义: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故事: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军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贝,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4、过五关,斩六将 guò wǔ guān,zhǎn liù jiàng
释义:过了五个关口,斩了六员大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故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5、言笑自若 yán xiào zì ruò
释义: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故事:关羽正请众将士吃饭,臂膊流的血把盆子都盛满了,而关羽割肉吃酒,言笑自若。
形容声音很好听的四字成语:
1、绕梁三日 ráo liáng sān rì
解释: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7a64e4b893e5b19e333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子:他的音乐~,回味无穷。
2、莺声燕语yīng shēng yàn yǔ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例子:宋江听的~,不是男子之音,便从神柜底下钻将出来,看时,却是两个青衣女童侍立在床边。(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
3、洋洋盈耳 yáng yáng yíng ěr
解释: 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出处:《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例子: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音,~。 ★清·归庄《静观楼讲义序》
4、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解释: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子: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梁实秋《听戏》)
5、百啭千声 bǎi zhuàn qiān shēng
解释:形容鸟鸣声婉转多样。
出处:欧阳修《画眉鸟》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听谗惑乱、
收视反听、
听聪视明、
狐听之声、
听命由天、
闭门塞听、
耳听心受、
听其自流、
束手听命抄、
偏听偏言、
游鱼出听、
周听不蔽、
淆乱视zd听、
听而不闻、
委国听令、
帘视壁听、
俯首听命、
言听事行、
揣骨听声、
悉听尊便、
拱手听命、
即温听厉、
耸人听闻、
听人穿鼻、
妄言妄听、
危言耸听、
偏听偏信、
听天委命、
郑公听履、
听天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