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吹毛求疵,汉语成语,拼音是chuī máo qiú cī,出自《韩非子·大体》,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可以指摘细小的毛病。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7
1) 你可以对他们极端冷淡,可以对他们苛刻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如果他们老是寸步不离地跟着你,你可以不理他们,甚至对他们的爱戴也可以表示冷淡,但是假如你的工作、学习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
2) 有的人喜欢吹毛求疵,抓住工作中的一点缺点就大做文章。
3) 这里讲得有些吹毛求疵,但大家一定要有这个意识。
4) 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5) 如今西方世界社会上的人爱吹毛求疵,要在众目昭彰之下当英雄也许不容易。
6) 他这个人喜欢吹毛求疵、咬文嚼字,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从不求甚解。
7) 部门领导在检查防火工作中认真负责吹毛求疵,受到群众好评。
8) 对人不要吹毛求疵,应该宽容大度。
9) 我不是一个爱吹毛求疵的人,只是想就某些问题谈谈心中的感想,希望能唤醒人们。
10) 你若是吹毛求疵,还想挑出什么不足之处,却只会觉得那神奇的满月在眼中越来越饱满,越来越浩朗,永永远远是精巧绝伦的一轮。
11) 读书既不能吹毛求疵,也不能轻信尽信,更不能为了猎取谈话资料而断章取义,z吹手求疵oj v.com而应为了省察和思考。
12) 与人相处,不能吹毛求疵,而且指出别人的缺点也要讲究方式和场合!
13) 常常轻视他人,对于他人的行为,常常吹毛求疵。
14) 几轮之后,周文小心翼翼的避免犯错,怎奈老师吹毛求疵,总能找出舛错。
15) 寻章摘句、吹毛求疵不是真正的翻译批评。
16) 他们的活动使这一切很快进入了理论的、吹毛求疵的关于政治上正确的方式的讨论之中。最后则以不同游说团两败俱伤的不和而收场。
17) 裁判吹毛求疵的挑剔着体操运动员的空翻动作。
18) 有些刁钻促狭,迂腐愚蠢的人,喜欢吹毛求疵,对小说家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追根究底。
19) 虽然,我们这样改有一些吹毛求疵的味道,但其目的还是要提醒大家在辅导孩子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有开门见山的意识。
20) 这种人对人对事有点吹毛求疵,
拼音:chuī máo qiú cī
释义:把皮上的毛吹开,寻百找疵点。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
词性:贬义词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
出处:先秦·韩非子《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或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翻译:不度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
例句: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无中知生有
释义:道把没有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出处:先秦·老子《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翻译:天下的所有事物都是从没有衍生而来的,有是从没有开始的。
2、求全责备
释义: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责备:要求完备。
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内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翻译:我认为天下不可能都是适合容读书的绝顶天才,君子不应该对人要求十全十美。
3、洗垢求瘢
释义:洗掉污垢,寻找瘢痕;比喻过分挑剔别人的错误。
出处:汉·班固《后汉书·赵壹传》:“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翻译:喜欢的就钻开它的皮得到羽毛,不喜欢的就洗掉污垢寻找瘢痕。
吹毛求疵: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百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 处:《韩非子·大体》:度“不吹毛而或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例 句;有的人喜欢吹毛求疵,抓住工内作中的一点缺点就大做文章。
近义词:洗垢求瘢 吹垢索瘢 吹毛索瘢 咬文嚼字 寻弊索瑕容 披毛求疵 求全责备
反义词:通情达理 不念旧恶 宽大为怀 宽宏大量 择善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