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1、东奔西跑
【解释】: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出自】: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释义】:很多年来旅行,交情密切,东跑西跑,水送到山迎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到处奔波
2、走南闯北
【解释】: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出自】:现代作家 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泛指闯荡
3、远渡重洋
【拼音】[ yuǎn dù chóng yáng ]
【解释】形容某物漂流过海来到某一个地方,路途遥远。
扩展资料:
反义词:深居简出、闭门不出、足不出户
1、深居简出
【解释】: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后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
【出自】: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犹且不脱焉。”
【示例】:兽类藏在密林和山洞里,很少出来活动,这都是害怕被更强大的敌人侵犯,但就是这样也还是逃脱不了祸难。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不与人来往
2、闭门不出
【解释】:关起门来不外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636f7079e79fa5e98193338·史弼传》:“荆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
【示例】:荆竟然回家,称病关起门来不外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与外界不交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走街串巷
大街小巷
有“走街串巷”这个成语。
走街串巷
【拼音】zǒu jiē chuàn xiàng
【出处】那些天百,我正好有钱,带着于晶走街串巷吃雨后春笋般在北京开张的各帮菜馆。 王朔《浮出海面》
【解释】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各个度角落。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走遍细小的角落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走南闯北
【年代】当代
【语文同步】后来天津南市旧日租界的一家大字号,托人邀请父亲去他们柜上做糖葫芦,每月有工钱,虽然不多,总比知走街串巷强多了。道 新凤霞《万年牢》小学八册·课文·6
【示例】她走街串巷,到处叫卖也没卖出几件。
【成语例句】
◎ 上海石门二路邮电支局投递专三班7个姑娘,4年来走街串巷,投递900多万信、报、杂志,无一差错,解决疑难信件1000多件,受到群众的赞扬。
◎ 他不仅接待各类残疾人的法律咨询,还以区残疾人联合会法律顾问的名义为残疾人代写诉状或答辩状,走街串巷调查案情,调解纠纷,被大家誉为”残疾人法官”。
◎ 他们说,要想真正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光靠走街串巷“打游击”
【近义词】: 走街串巷
【成语】: 串街走巷
【拼音】: chuàn jiē zǒu xiàng
【解释】: 串:往来走动。在大街小巷走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