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丝不如竹,竹不来如肉[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是说丝弦弹拨的曲子不如竹木吹出的曲子动听,而竹木吹出的曲子又比不上人的喉咙唱出的歌曲动人。这是一句评论音乐的妙语,它盛赞了声乐源的艺术魅力,认为人的声音最能将人的情感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
细细思量一番,真是不无道理。丝弦是外在之物,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全靠人手去弹拨方可发音。手是人的自然之物,它的徐疾之别、轻重之分倒是百可以使丝弦表达一定的情感。但丝弦为外物,靠手表达感情也未免太有限了。而竹木乐器虽也为外物,但它是靠人的嘴来吹奏的,舌、齿、气原本就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直接的工具,所以竹木乐器兼具机巧之物和人体发音器官的妙处,比起丝弦来更能体现人的内在情感。而所谓肉度者,即人之喉,应是情之最佳表现者了。人在高兴的时候,唱出的歌,一知字一句之间都不自禁地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正象眉宇之间所流露的那难以描绘的幸福之气,是人之情感的绝妙表达;人在悲伤的时候,唱出的歌,便如咽如泣,充满了化不开的幽怨、悲情,令听者动容,潸然泪下,这些又岂是竹木所能比拟的?
人之喉是情感流露之源,它是自然之物,同时也最能淋漓尽道致地表达情感。
这是我国古人关于音乐发声的评论,不是竹笋和肉的话题。全句大意是:丝弦弹拨出的曲子不如竹木管吹出的曲子动听,竹木吹出的曲子又不如人唱出的曲子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