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孩子哪些性格不利用孩子的成长呢?孩子又应该具备怎样的性格?-舍不得辞职,可是孩子和工作只能二选一,6岁孩子被奶奶宠的毫无

孩子哪些性格不利用孩子的成长呢?孩子又应该具备怎样的性格?-舍不得辞职,可是孩子和工作只能二选一,6岁孩子被奶奶宠的毫无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目录
一、关于主人公简短和必要的介绍
二、关于老师
三、关于父母
四、好学校,坏学校
五、好孩子,坏孩子
六、要命的数学
七、病急乱投医
八、为女儿减肥,减瘦了爸爸和妈妈
九、天上掉下来的小妹妹
十、当家理财好滋味
十一、小人得志和君子报仇
十二、外婆家,奶奶家
十三、意外事件
十四、猫和鼠,你喜欢哪个
十五、爸爸的大鱼
十六、真的获奖了
十七、获奖专业户
十八、狼狈的模拟考试
十九、老师病了
二十、求教无门
二十一、我可以养蚕了
二十二、种瓜得豆,而且是颗金豆
二十三、请允许我有一个秘密
二十四、妈妈当了侦探
二十五、最后一个儿童节
二十六、跑吧,孩子,冲刺吧
少年英雄梦(代后记)

精彩书摘

一、关于主人公简短和必要的介绍
  金铃,女,刚过11周岁生日,在本市新华街小学读六年级。身高1.55米,体重50公斤,标准的重量级选手。因为胖,脸、鼻子、嘴巴都是圆嘟嘟的,一看就叫人喜欢,一喜欢就忍不住要在她脸上揪一把。金铃从小长到大,脸蛋上被人揪过上千回,用她的话说,都快被揪出老茧来了。
  金铃最大的特点是跟谁都能够“自来熟”,男女老幼尊卑贵贱,她一概都能搭得上话、聊得上共同的话题,时不时还把对方逗得哈哈大笑。从她的学校到家,一路上要经过四个小杂货店、三个小吃摊、一个美发厅、一个修自行车摊,还有一个新开张的礼品店。这些店里的老板和伙计,都是金铃的忘年交。
  放了学,书包背在肩上,她晃晃悠悠地走过来,伸头向杂货店的柜台里仔细看,有没有新到什么好吃好玩的东西?包装袋里夹着塑料恐龙的粟米脆啦,编十字架的空心玻璃绳啦,最热门的动画片人物玩具啦。无论店主多么漫不经心地把这些东西放在多么不起眼的旮旯里,金铃总能一眼将它们寻找出来,掏钱买上一个,或者仅仅让老板拿出来给她摸一摸再放回去。
  然后她去小吃摊找她的老朋友——一只浑身脏兮兮的虎皮花纹的小黄猫。她熟门熟路地穿堂入室,一直钻进店老板的卧室里,从人家的床上把小黄猫抱出来,搂在臂弯里亲热一阵子,拍拍它的脑袋放它走路。不认识金铃的人,准会把她当这家小吃摊的孩子。
  再然后,她从美发店门口扬长而过——她对美容美发这一类的事情不感兴趣——径直走到修自行车摊前,蹲下来看修车的老爷爷如何操作,有一句没一句地说些闲话。这时候她忽然一抬头,妈妈已经在不远处的阳台上扬眉毛瞪眼睛地对她作威胁状了。她赶忙站起来,跟老爷爷说了再见,稍稍加快脚步上楼回家。
  就这样,从学校到家不足200米的路程,她至少走半个钟头的时间。
  有一次,她在路边碰到一对推车的青年男女,不知怎么就跟他们搭上了话。那两个人一高兴,居然请她坐到自行车的后座上,推送到楼梯口。
  回家她跟妈妈说这事,妈妈吓得脸都白了,连声喊:“真是不得了!如果碰上两个人贩子怎么办?”
  金铃嘴一撇说:“我有那么幼稚吗?人家劫持我,我不会喊救命?”
  妈妈反驳她:“如果你是说着笑着不知不觉被他们拐走的呢?如果他们用麻醉剂迷惑了你呢?”
  金铃嘟囔说:“我这么胖,哪家会要我?不怕我吃穷了他?”
  不管怎么样,妈妈还是对金铃进行了一番不准跟陌生人接触的教育,比如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那里面很可能有安眠药;看见对方拿出小瓶子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61之类的东西要赶紧躲开——喷雾式的******就是装在这类容器里的;千万不能接受邀请跨进出租车——绑架事件总是发生在出租车上。
  金铃听得捂起了耳朵:“好了好了,我已经不是二年级的小孩子了!”
  关于金铃的学习成绩,情况是这样的:
  语文还可以,尤其在回答一些难度较高、需要课外阅读知识作补充的题目上,她总是能出奇制胜。
  作文比较难说,碰到对胃口的题目,她兴致勃发激情喷涌时,能写得酣畅淋漓妙语连珠,令老师击掌赞叹。
  遗憾之处在于这样的时候不是太多。老师把大部分的题目出得苍白拘谨,诸如《我的老师》、《我的同桌》、《记一次游园活动》、《参观×××有感》等等。这些题目都是要写眼前发生的事,不能瞎编,万一编得太精彩了,老师在班里当范文一读,不就要露馅了吗?金铃胆小,不敢做这样偷天换日的事,因此大部分的作文也就是拿个80来分。
  最要命的是金铃粗心,错别字多得离奇,“既”写成了“即”啦,“再”和“在”不分啦,“看”和“着”总是忘记写最后一横啦。其实她也不是不会,只是写的时候一不小心就随手用了另一个字,结果吃一个大大的叉。一篇作文,即使写得不错,被一二十个错别字一扣,分数也就可想而知了。
  大致说起来,语文成绩在85分左右徘徊,高也高不过90,低也低不过80。
  数学就不那么妙了。数学功课是金铃最不喜欢做的,尤其是四则混合运算,里面夹着小数和分数的,她一看就头疼,稀里糊涂算下来,10题起码错6题。她从小到大,妈妈一直为她的数学担心,晚上的时间大半都花在辅导她做数学作业上了,可就是不见数学成绩上去。
  老师当然也为她着急。老师说:“小升初考试,最能拿分的就是数学。数学很要紧。”
  妈妈也说:“不光小升初,将来中考、高考,哪一回少得了数学?你数学不好那就要命了。”
  金铃偏偏就是数学不好。
  金铃妈妈掐着指头算来算去,死活不明白这孩子从哪儿继承了数学不好的基因:丈夫学的是工科,数学当然没话说;自己虽是学文科的,可中学数学一直出类拔萃,考大学就因为数学比别人好,总分才得了高分;娘家人中,弟弟妹妹都是工科毕业;婆家人里,四个倒有三个当着会计师……简直找不出一点点可抱怨的根据!
  没别的,还是金铃自己太不用功,得过且过。这样的孩子真是烂泥巴扶不上墙。
  英语成绩也只能说是马马虎虎,一般90来分。
  比如说吧,规定40分钟做一张英语卷子,金铃不到10分钟就做完交上去了。老师拿到手里一看,不是句首第一个字母没有大写,就是音标有错,再不然就是字母写得歪歪扭扭叫人难以辨认。英语老师是很喜欢金铃的,因为她读音漂亮,听力也很棒,听她读课文或者跟她练会话都是很愉快的事。可是金铃这么潦潦草草把卷子交上来了,老师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当堂指出:“你错了不少,拿去改正吧!”那不是明显的袒护?现在的孩子对这些事情敏感得很呢。
  有一回英语期中测验,金铃难得拿了99分的高分,妈妈高兴得眼泪都出来了。不久到校开家长会才知道,那次测验有20多个人拿的是满分。
  金铃就是这么一个孩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活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叫人气也不是恨也不是。
  金铃妈妈不服气自己的孩子是这么个情况,追究一切原因,后悔是自己让她上学太早了。一般的孩子是6周岁上学,金铃妈妈望女成才心切,不到6岁就替她报了名。金铃本来是9月份生日,派出所的户籍警把“9”字上面的圆圈写扁了,这就使金铃妈妈有了可乘之机,提笔将扁圆描得粗了些,改成一个“7”字,报名时鱼目混珠过了关。可是金铃妈妈后来一打听,同事中也有替孩子改户口本上的年龄或托关系提早上学的。人家的孩子怎么都那么成熟稳当呢?可见年龄大小并不是成绩好坏的主要原因。
  金铃外婆对金铃妈妈说:“要怪只能怪你,从小没上好规矩。”
  这个分析基本上切中要害。金铃妈妈是学中文出身,年轻时思想颇为洋化,崇尚欧美教育方法,从女儿会爬会说开始就鼓励她一切自由,自由想象自由行动,愿走就走愿躺就躺,不教认字不教数数,而是塞给她大量童话神话故事,领着她出入于恐龙时代和太空时代,结果是想象能力极大地丰富,动手能力飞快地下降,行为散漫随便,为人不拘小节。
  举金铃刚上小学时的几个例子。
  金铃的书包一向被妈妈称作“垃圾袋”,里面要多乱就有多乱。一天上课,老师临时要布置作业,叫小朋友拿笔出来记。金铃慌慌忙忙低头到书包里掏铅笔盒,掏出来一看是空的,笔呀尺的早溜到书包各个角落去了。她就伸手在书包里摸,摸出一支,秃得没法写;再摸一支,铅断了。这时老师已经在上面报题目,金铃急得不行,拎起书包往旁边地上一倒,哗的一声,铅笔橡皮小刀本子五颜六色摊了一片。前后左右的同学都伸脑袋去看,全班秩序大乱。老师喝令金铃罚站了一节课。金铃终于没能记下作业题,第二天又被罚抄书。
  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是市优秀教师,三天两头要在班上开“公开课”。有一回正上着课,金铃觉得鞋紧,脚不舒服,就悄悄在课桌下把鞋脱了。过一会儿,老师问一个关于近义词的问题,金铃积极举手。老师认为金铃回答这个问题很有把握,就点了她的名。金铃起身站立的瞬间才意识到自己是光着脚的,赶忙低头到课桌下找鞋。找也找不到,原来鞋被她自己踢到前面同学的座位下去了。要知道教室里当时坐着二三十个听课的外校老师呢!金铃的语文老师气得面红耳赤,鼻子都歪到了旁边。
  老师后来向金铃妈妈告状,说:“赤脚就赤脚呗,她要不找鞋.哪会出这种洋相。”
  金铃妈妈心里说,6岁的小孩子哪能有这样的应变能力?
  因为金铃的书包太乱,所以她总是丢东西。橡皮平均两天丢一块。金铃妈妈买得烦了,索性抱回家一大盒,但没过多少时间金铃又要橡皮。
  妈妈说:“橡皮呢?”
  金铃很无辜地回答:“用光了呀。”
  妈妈跑去看,盒子里果然空空如也。
  妈妈这回真气了,捉住金铃按在床上打了一顿,宣布说:“明天回家先检查橡皮,丢了就不准吃饭。”
  第二天金铃放学回来,妈妈堵在门口问:“橡皮在哪儿?”金铃急忙申明:“今天没丢。”然后赶忙到书包里找。
  却是哪儿都找不到。大口袋、小口袋、铅笔盒、书包夹层,哪儿也不见橡皮的踪影。妈妈拉下脸,扬手做打人状:真是太不像话了!家里纵有黄金万两,也吃不住这样丢三落四。
  千钧一发之际,金铃蓦地一声尖叫:“橡皮在这儿!”
  摊开手心,湿漉漉的一块橡皮直冒热气。原来她放学前始终记着橡皮橡皮,干脆把橡皮攥在了手心里回家,一路走一路东张西望,竟把手里的橡皮走忘了!
  看看,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金铃。你说她好笑还是好气?
  二、关于老师
  老师有很多,这里只说两个:旧的和新的。
  旧老师姓王,做新娘子不久,留一头直直的柔柔的披肩长发,眼睛大大的亮亮的,嘴角总有笑意,对她的学生有着阳光般的好心情。
  金铃一向喜欢披肩长发的女人,对电视里的洗发水广告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再加上王老师脾气好,王老师自然成了她的崇拜偶像。没事的时候,金铃就磨磨蹭蹭凑到老师跟前,摸摸头发啦,说几句小女孩的甜话啦,送老师几张漂亮的贴画啦。老师对金铃就有点偏爱,总说金铃作文写得好,给她打过几次“98”的高分。
  好景不长,王老师教了金铃不到一年,留学美国的丈夫替她办好了陪读签证,要辞职去美国了。
  老师要走的那几天,金铃跟掉了魂似的,老是缠着妈妈眼泪汪汪地问:“美国有什么好呢?她为什么要走呢?”
  妈妈说:“美国有什么不好呢?她为什么不能去呢?你长大了,说不定也会去的。”
  金铃就非常惆怅,仿佛自己不久真的会离开家园一样。
  金铃翻箱倒柜,挑了个自己最喜欢的长毛绒玩具,要送给王老师。
  妈妈说:“真是不懂事。老师去美国,要带吃的,要带穿的,要带送人的,东西多得只怕箱子装不下,哪会再带上你送的玩具?行李超重可是要罚很多钱的。”
  金铃当然不忍心让老师受罚,改送了一张很漂亮的圣诞卡。其实那时候还是夏天。金铃又把老师在美国的地址要了来,工工整整抄在一张纸上,央求妈妈替她收好。她说她要给老师写信。
  学期没结束王老师就走了。
  新老师姓邢,50来岁的年纪,瘦瘦小小的,总是穿一双白色旅游鞋,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说话急速短促,一分钟能吐几百个字,训起学生来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学生就有些怕她。
  金铃一开始不怕,因为她是个跟谁都能黏糊得起来的小姑娘。有一次金铃到老师办公室里拿本子,趴在邢老师的办公桌前,把一个红绳拴住的小石头雕像举在邢老师面前晃荡晃荡,笑嘻嘻地问:“老师你喜欢吗?”邢老师眼皮一抬,庄重威严地说:“别跟老师嬉皮笑脸来这一套。”
  金铃只觉得一瓢冷水泼在心里似的,委屈得要哭了。
  从此金铃就对新老师有了抵触情绪,处处觉得她不如旧老师好。人没有旧老师长得漂亮,话没有旧老师说得好听,就连粉笔字也没有旧老师写得好看。她撇着嘴对妈妈说:“写的什么字呀,还没有我们班的林志和写得好。”
  金铃妈妈心里很担忧,孩子进入六年级,正是小升初的要紧时刻,这时候换老师本来就不很妥当,哪里受得了师生之间冉有隔阂呢?她就到学校里找人打听,才知道这位邢老师教学经验非常丰富,送走的毕业生一届一届不知有多少了。金铃妈妈心里这才踏实下来,以后就经常注意在女儿面前夸赞老师:“哎呀呀,这篇课文老师能挖出这么深的含义,真是了不得!”或者说:“这篇作文的评语写得真好,妈妈是无论如何想不到的。”
  金铃不为所动,扑哧一笑:“你又不是老师,你当然
  金铃妈妈吃一个闷子,心里恨恨的,觉得女儿真是大了,有主见得令人怕。
  王老师走了不到一个星期,金铃就张罗着要给她写信。妈妈说:“太急迫了吧?人家还不知道有没有安下家来呢。”
  金铃问:“一封信寄到美国要几天?”
  妈妈说:“最少一个星期,最多10天。”
  “那不就行了吗?”金铃说,“10天后老师还不该安好家吗?”
  金铃就趴在桌上写,先打草稿,再抄,写作文从来都没有这么认真。妈妈借故走过去看,金铃就机警地用胳膊挡住,瞪眼等妈妈离升。
  妈妈心里多少有点醋意,拖长声音说:“我女儿长成大姑娘啦,有事都不肯对妈妈说啦。”
  金铃急得涨红了脸:“私人信件,要允许保密!”
  写完信,又涎着脸皮蹭过来,求妈妈替她写信皮。她担心自己写错了格式,王老师会收不到信。
  隔了半个多月,回信还真的寄过来了。,是寄到新华街小学传达室的。传达室爷爷当着好几个同学的面招呼金铃拿信,金铃兴奋得满脸通红、双眼发亮。她连蹦带跳地回家,走在楼梯上就大声喊:“妈妈,回信来啦!”她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连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背出来了。然后她把信小心地放在枕头下面,夜夜枕着它睡觉。
  金铃又给老师写过一封信,却再没回音。她在班上跟同学说起这事,同学说:“好像王老师在美国搬过家了。”金铃怅然若失,有好几天都闷闷不乐。
  金铃的钢笔字一向非常糟糕,写得软塌塌的没有骨头不说,还缺乏认真严肃的态度,不断地出错,不断地涂修改液、贴改正纸,把本子上弄得伤痕累累,活像刚从战场下来浑身贴满胶布的伤兵。邢老师常常撕了本子罚她重写,有一回让她整整写了100遍。金铃对邢老师真是既恨又怕,对立情绪越来越重。
  一天半夜,金铃妈妈被女儿的哭声惊醒,披衣过去看她。黑暗中金铃只穿一件背心坐在床上,肩膀一抽一抽的。妈妈抱着她的肩膀问她:“你怎么啦?做噩梦了吗?”金铃哭出声:“我想王老师了!”
  金铃妈妈心疼地把女儿搂在怀里,心里想:“这孩子太重感情。”又想,王老师也不应该,既然说好了跟孩子通信,搬家就该寄个新地址来。
  金铃跟新老师的关系僵了近两个月。
  期中考试前,邢老师把金铃叫到办公室谈话,很严肃地讲了很多道理,要求她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踏踏实实下苦功夫。金铃绞着一双手,故意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似听非听。

其实这个问题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就都能解决了,案例一里面的勤勤就是小时候没有养成规矩,案例二的娜娜四岁正是培养勤奋感得阶段,妈妈可以换一种方式鼓励娜娜坚持下去,案例三这是孩子最正常不过的表现了,家长要做的是教会孩子交往和分享,案例四没有说年龄,但是妈妈这样做会让小朋友养成依赖的毛病,应该在他站起来以后才去抱抱他。下面给你贴上八阶段的内容和案例:

1 婴儿前期(0-2)信任对怀疑(0-1.5)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生命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指对他人的信任感,也指对自己的信任感。对那些受到适当关注的儿童来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有一些婴儿从没有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关爱和照顾,这使他们产生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如果儿童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婴儿必须学会信任别人对他们基本需要的照料。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艾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婴儿可能认为世界是危险的,这里的人是不可信任或不可靠的。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照料者。
参考故事:
薛女士做了新妈妈以后,婆婆就赶来伺候她坐月子,照顾小孙子。婆婆从农村来,身体好,能干也能说,一开始婆媳之间相处还挺好。但是半个月以后,薛女士的奶水就很少了,不够孩子吃的,需要添加奶粉。白天还没有关系,到夜里,人累了一天,睡得迷迷糊糊,孩子半夜饿了要吃奶,婆婆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便起床热奶,薛女士身体虚弱很不适应半夜起来“工作”,于是面对孩子的哭声,有时婆媳俩都木木的,迟迟不愿起床给孩子喂奶,俩人心里开始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推诿和对对方的责备。
一天中午,婆婆哄宝宝玩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说了几句话,让薛女士心里很难受。婆婆对着孩子说:“你看你这个妈妈呀,连奶水都没有了,算什么妈妈,奶奶年轻的时候奶水多得你爸爸都吃不完!”有时,婆婆会边喂宝宝边对宝宝说:“我的小孙子好命苦嗳,连奶水都吃不上!”虽然婆婆说的都是事实,但是薛女士有一种针扎般的心痛:自己怎么就那么无能呢。遭到婆婆的奚落,一向要强的薛女士不得不认输,但心里有时对婆婆、孩子甚至丈夫都有一种无名的恼火。
更为关键的是,宝宝属于难养型气质的孩子,特别爱哭,白天不睡长觉,醒了就哭,夜里则是个“夜哭郎”,把大人搞得筋疲力尽。每次宝宝哭的时候,婆媳俩常常会等待对方先做出反应,这时候,宝宝就会一声高于一声地哭,有时候,薛女士气得对宝宝大声嚷:“哭什么哭,烦死人了!”宝宝仿佛理解了妈妈的怨气,哭得声音更大了。
宝宝两个月大的时候,被发现两侧腹股沟疝气,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一点麻烦,比如对陌生环境的适应非常缓慢。薛女士非常着急,觉得自己的宝宝简直是“孺子不可教”。
像薛女士婆媳之间这种心理上的“明争暗斗”,在不少家庭中都存在。这种“较劲”必然会反映到养育宝宝的态度和行为上,对宝宝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婴儿后期(2-4)自主对羞怯(1.5-3)
一周岁以后,儿童会主动形成一种与外界的关联感。他们想知道,我能做什么?外界的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么东西控制着我?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常常要试试自己能力的范围和大小。形成了自主性的儿童,觉得自己是独立的,他们善于自我表现,富于自信心,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自主性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在大人介绍自己时用手捂住自己脸的孩子,就是缺乏自主性的儿童。
这一阶段儿童出现自我控制的需要和倾向,渴望自主,除了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自我照料外,他主要已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渴望探索新世界。幼儿能够更好的控制肌肉,肌肉能以自己的双脚走路,开始能够控制外部世界,凡事都喜欢自己动手而不愿他人的干预。儿童必须学会“自主”——自己吃饭、穿衣、讲究卫生等等。如果不能实现这种自立,可能引起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羞耻。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父母。现代父母的特点:干预太多。
参考故事:
陈啸宇从小就喜欢黏着妈妈,无论是大小便,还是吃饭散步、穿衣洗澡都离不开妈妈,而且这些非要让妈妈为他做。妈妈虽然累一点,但看到孩子这样亲近自己,感觉非常幸福。可是孩子渐渐大了,其他的孩子都能自己穿衣了,而他却不能,幼儿园老师为此总向父母告状。有一次吃鸡蛋,他竟然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平时吃鸡蛋,都是妈妈剥好蛋壳送到他嘴边的。看到孩子没有自主能力,妈妈也很着急,担心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得不寻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
诱因分析:
如今的孩子被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视为掌中宝,自幼就在重重关怀之下成长,过度宠爱自然少不了。衣食住行样样都由他们包办,形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这样不仅使孩子丧失自主的权利,长大以后生活的自理能力也会极差。该阶段大多数儿童产生的自我控制感是自由意志的开始。具有较强自主性的儿童,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将很愿意掌握自己的命运,自信使他们能向艰难困苦挑战。相反,羞怯和怀疑的儿童将永远是追随者,他们依赖性强,缺乏果断性,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信,而这些正是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3 幼儿期(4-7)主动感对内疚(3-6、7)
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以外,开始希望按照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34自己的意愿行动,这时如果成年人过多的干涉,儿童将会缺乏尝试和主动性。艾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有关。儿童试图象成人一样做事,试图承担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责任。他们有时候采取的目标或活动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冲突的,这些冲突可能使他们感到内疚。成功地解决这些危机要求达到一个平衡:儿童保持这种主动性,但是要学会不侵犯他人的权利、权益和目标。主要的社会动因是家庭。成功形成主动性是产生雄心壮志和目标感的关键。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他们体会到一项任务完成的喜悦,否则,会产生内疚感,缺乏主动性,总是依赖别人。这种主动感是指导儿童以后成功的关键。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参考故事:
判若两人的晶晶
3岁半的晶晶在2岁多一点就上幼儿园了,可是在家里活泼开朗的她,到了幼儿园就像换了一个人:她总是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接近任何人,不说也不笑,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周围的一切;老师提问题时她回答的声音小得只有她自己能够听见;别的小朋友在做操时,她却木木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晶晶妈的早期教育
讲故事、早期识字、培养英语语感、接触大自然,看见什么讲什么……只要是可借鉴的育儿资讯,能做到的她都努力实现,她的希望只有一个: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了抓紧每一分钟的宝贵时间,给孩子的小脑袋里输入更多的东西,晶晶妈几乎很少带孩子去串门,因为她总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她常用别的孩子串门的时间,带晶晶唱歌、画画、听英语歌曲、玩识字卡片。晶晶妈自从有了孩子,再也不做美容、不逛街了,她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孩子。让她欣慰的是,晶晶在她的教育下聪明可爱,不但会说儿歌、背古诗,识字量也超过了500个,偶尔还会说几句简单的英语短句,各种形状、常见的颜色、百以内的数字也都能准确地说出来。
晶晶妈的反思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晶晶妈开始发现晶晶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了:别的孩子在看到同龄的小朋友时都表现出喜悦与兴奋,而晶晶的脑子里却根本没有和别人交往的概念,更不懂得应该怎么与人交往。晶晶妈带晶晶进行饭后散步的时候,她总是拽着妈妈的手,从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每当见了邻居或熟人,不论妈妈怎么让她打招呼,晶晶都总是躲在妈妈后面,着急地拉着妈妈走。
晶晶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她觉得自己只顾开发孩子的智力,挖掘孩子的潜能,却忘了孩子终究是社会中的人。一个没有交往能力的人,就算素质再高也没有用武之地!两年以来,晶晶接触的人除了爸爸妈妈就是一些亲戚,晶晶妈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想到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去过集体生活,把她送到幼儿园去。晶晶妈马上到网上查询了关于孩子入园的有关信息,她看到只要孩子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就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了。由于晶晶已经达到了上述的能力,因此晶晶妈决定把晶晶送到幼儿园去。
晶晶在幼儿园的表现
由于公立幼儿园只招收3岁以上的孩子,晶晶妈为了早点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得到锻炼,最后选择了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私立幼儿园。晶晶所在的小班一共有20个孩子,年龄都在3、4岁左右,其中只有4个女孩。由于男孩子比较多,又调皮,而晶晶是最小的,所以男孩子们都喜欢围着她玩。从来没接触过生人的晶晶,突然接触了那么多的人,使得她整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看着别的小朋友都能很快就把碗里的饭吃干净,而自己总是把饭吃得到处都是,这使得晶晶感到很着急。回家后,晶晶经常一边玩玩具,一边嘴里一遍一遍地反复说道:“不去幼儿园,我怕。”有时夜里还会因此哭醒。但是晶晶的这种表现却没有让妈妈担心,并且这种情况很快就结束了,这倒不是因为晶晶适应了环境,而是因为小小的她已经学会了做“两面人”。在幼儿园里,面对着那些爱闹爱动的小朋友,晶晶怕到了极点,因此她选择了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她从不和任何小朋友说话,幼儿园里有意思的活动她也不敢参加,因为她既跑不快,也跳不高,说话的速度也远不及其他小朋友快。在私立幼儿园里,晶晶的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一回到家里,晶晶很快就忘了幼儿园,一下就转换了角色,又重新变得活泼爱笑了。此时,妈妈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晶晶由以前不和小朋友接触,到现在变成了一见到同龄的小朋友就怕,甚至被吓哭。
晶晶满3岁时,妈妈将她转到了公立幼儿园。幼儿园老师每月都与家长就孩子的情况进行一次沟通,在沟通中晶晶妈了解到:晶晶在同龄的孩子中是比较聪明的,记忆力也极强,但是晶晶不管干什么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的,动作慢得就像电视里的分解镜头。她没有表现欲望,也看不到同龄孩子的活泼模样,并且从来不敢主动和老师说话。晶晶妈不禁愕然,她忽然觉得自己这么耗尽心血的早期潜能开发,为什么却使孩子成了这样?将来晶晶该怎样走进社会啊?别让孩子“与世隔绝”。
片面早期智力开发VS全面素质教育培养
在晶晶这个例子里,晶晶妈在孩子入园前片面地强调早期智力开发,因而忽略了晶晶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顾此失彼,使晶晶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长大。当晶晶妈意识到孩子没有交往能力后又强硬地将自己的思想加给孩子,在晶晶完全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之时,就将孩子送到了幼儿园里去“学习”与人相处的本领。由于晶晶在入园时的年龄只有2岁,而幼儿园里与晶晶同班的孩子都是大晶晶至少1~2岁的,晶晶与这些哥哥姐姐在体力、心智、能力上都有着很大的悬殊,当她一次次地受挫之后,不仅没有学到任何的与人相处之道,反倒将自己本身所有的自信心、交往的快乐感都在幼儿园里消磨掉了。
4 童年期(7-12)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
儿童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开始与别的孩子展开竞争,不可避免到遇到成功或失败,如果体验到成功,他们的竞争意识就会不断增强,这为他们以后积极进取打下了基础。如果失败了,就会体验到一种无能感,对以后的生活期望都不高。这一时期形成了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希望通过自己勤奋的活动以获得成功,这一阶段属于学龄期,儿童依赖的重心已由家庭转向外部世界,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儿童必须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习技能。这一阶段儿童经常将自己与同伴相比较。如果很勤奋,儿童获得社会和学习技能,从而感到很自信。不能获得这些技能会使儿童感到自卑。主要的社会动因是老师和同伴。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5 青少年期(12-18)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对“我是谁”的回答,如果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建立了,理解自己是怎么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影响以后的职业选择。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的更多的考虑“我是谁”的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如果个体把自己各个方面,比如信念,性格、性别角色,未来的职业选择等很好的整合起来,个体遇会获得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反之,则出现角色混乱。研究表明,角色同一性建立的情况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获得角色同一性。第二种是拒斥,即个体未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各种可能性,而是把这种选择权利交给父母或其他人;第三种是同一性迷乱,未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将来的人生目标形成定论。最后一种为同一性延迟。这一阶段是童年向成熟迈进的重要转折点。青少年反复思考“我是谁?”。他们必须建立基本的社会和职业同一性,否则他们就对自己成年的角色感到困惑。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社区中的同伴。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艾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6 成年早期(18-25)友爱亲密对孤独(18-25)
如果发展得较顺利,找到比较满意的配偶,那么将会体会到亲密感,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暂时还未找到合适的配偶,那么将会体验到一种孤独。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亲密的友谊关系,与他人建立恋爱或伴侣关系(或共有同一性)。没有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会使儿童感到孤独或孤立。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爱人、配偶或亲密朋友(同性或异性)。
7 成年中期(25-50)繁殖对停滞(25-60)
这时男女建立家庭,兴趣扩展到下一代。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力,主要指关心建立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在这一阶段成人面对的主要任务是繁殖。他们要承担工作和照顾家庭、抚养孩子的责任。“繁殖”的标准是由文化来界定的。不能或不愿意承担这种责任会变得停滞或自我中心。主要的社会动因是配偶、孩子和文化规范。
8 成年后期(50以后)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以后)
如果感到自己的一生很充实,没有虚度,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认为自己的生命周期与新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为一体。如果说达不到这种感觉凡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苦短,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老年人回眸生活,认为它既是有意义的、成功的、幸福的,也是失望的、没有履行承诺和实现目标。个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社会经历,决定着最终的生活危机的结果。
其实,对于小孩的“双重性格”也是挺常见的。有些孩子,在严厉的爸爸面前从来不敢任性妄为,而在慈祥的母亲面前就经常无理取闹;有些孩子,在学校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学生,可是会到家却变成了“混世魔王”;有些孩子,在家里非常开朗多话,可是在外面就变得沉默寡言……那么,对于“双重性格”的孩子,我们有什么办法拯救他们呢? (一)教育孩子的两代人要好好沟通,统一教育标准。 孩子都是非常单纯而直接的,他们希望自己能讨好身边多有的人。对于一些看似有“双重性格”的孩子,其实他们只是为了讨好性格有所差异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1的两个人所作出的表现而已。所以,如果要避免孩子形成“双重性格”,首先家里有机会教育孩子的成年人要好好沟通,统一教育标准。对于妈妈、爸爸、奶奶、爷爷……无论每个人的性格有多大的差异,在小孩面前,最好尽量的统一一下标准,避免孩子为了讨好而人前人后一个样。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没有太多的是非观念,他们的出发点全是依据家里成年人的标准,所以只有统一教育标准,才是避免孩子形成“双重性格”的有效方法。 (二)教育孩子要客观,孩子做对了称赞,做错了批评,绝无例外。 作为家长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要就事论事,绝对不能让孩子左右自己。对于孩子而言,他们通常会表现出欺善怕恶,在严厉的家长面前,他就会表现得十分乖巧,而在比较慈善的家长面前,他们就会表现得比较任性。为什么这样?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孩子知道有什么人面前哭闹会起到作用嘛!所以,如果要避免孩子在不同的人面前有“双重性格”,那么家长就要订立一个价值标准,然后客观的执行这个标准,不给任何机会孩子钻空子。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对事不对人,不能让孩子左右自己,孩子做对了就给与相应的称赞,孩子做错了就给与批评教育。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自然的就事做人,而并非就人做事了。 (三)孩子还是尽量由爸爸妈妈带,避免隔代教育。 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孩子最好还是由爸爸妈妈带比较适合。虽然隔代教育也并非绝对的不好,但是毕竟隔代教育只是情非得已之下的产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建议各位父母还是负起责任,自己带小孩吧。毕竟,爸爸妈妈辈和爷爷奶奶辈(外公外婆辈)是两代人,在教育观念与手法上是必然会存在差异的。对于这种差异,往往就是照成孩子“双重性格”的根源。因此,请不要用任何借口,把自己的孩子丢给别人带。自己的孩子,还是由自己带吧。 孩子的“双重性格”,其实是教育上的一种缺陷,而并非孩子本身的问题。

还是孩子重要,我们工作不都为了孩子吗?孩子不成才赚再多钱有啥用!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以不字开头的四字词语,第一个字是不的四字词语 成语大全 不字开头四字成语 己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不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意是什么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什么意思?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是什么意思?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的意思是什么? 伐字开头的成语是什么? 伐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第三个字是伐字的成语 带伐字成语成语玩命猜 《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傅雷家书》主要内容 《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有哪四个方面? 《傅雷家书》主要内容? 孩子哪些性格不利用孩子的成长呢?孩子又应该具备怎样的性格? 为什么全职妈妈更容易让孩子的教育失败 过完十五就要出去上班了,舍不得孩子,孩子从出生到现在都是我一... 黄蓓佳作品巜我要做个好孩子》全文 甜言蜜语 甜言蜜语是什么意思啊 甜言蜜语是什么意思 东奔西跑的生肖是什么? 十二生肖那几是东奔西跑的肖 十二生肖中东奔西跑的是什么动物? 十二生肖里哪个生肖是东奔西跑的 为什么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 为什么中国亟需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为什么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 为什么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 牛皮怎么区分好坏? 机油怎么区分好坏? 玉怎样区分好与坏? 有关于春夏秋冬的成语 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八个 关于春夏秋冬的成语各10个 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 各三十个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是什么意思?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什么意思?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作何解释? 鸦有反哺之意 羊有跪乳之恩 是什么意思 论语宪问 十四 关于<<论语>>宪问篇十四中的"其言之不怍 则为之也难"的注... 赏析 论语中《宪问第十四》第一则 向高手求教 论语宪问篇读后感 不畏的四字成语 开头是不畏什么的四字成语 四字成语大全带解释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 春夏秋冬怎么分时间段 春夏秋冬怎么分 春夏秋冬四季如何划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