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2009年江苏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赈 灾 (节选)
钱泳
(清)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窃见赤地数千里,民间无米炊,爨(cuān )无薪,汲无水,恻然忧之。夫官发常平仓谷。平粜(tiào )于民,便矣。然远在数千里之外者,不能为升斗之米来也。故官平粜,但能惠近民,不能惠远民。殷富之家,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远近咸便矣。然无升斗之资者,不能籴(dí )也。故民平粜,但能惠次贫,不能惠极贫。以此,定图赈之法。至今岁三月,计捐钱十有二晚四千余缗(mín )矣。而殷富之家,好行其德,复于其间为粥以赈,城乡设厂十余处,计所捐又不下万数千缗,饥民赖以全活者无算。呜呼,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嘉庆十有九年 (2)窃见赤地数千里
(3)爨(cuān )无薪 (4)远近咸便矣
9.下列句中的“以”与“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以土砾凸者为丘 B、策之不以其道
C、扶苏以数谏故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1)被灾尤剧。(1分)
译文:
(2)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译文:
11.阅读全文后,你觉得齐彦槐具有怎样的情感和思想?请简要回答。(2分)
答:
9、(2分)D
10、(3分) (1)(1分)受灾特别严重。(得分点“被”。)
(2)(2分) 谁说人心、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得分点:“孰”,句式。)
11、(2分)具有侧隐之心(或“能关心百姓疾苦”)(1分),考虑民生问题全面(深刻)(1分)
14.2009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③其余。”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⑥云下,云攀殿栏,栏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栏,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
【注释】匡:辅助。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厉:激励,此处有“警戒“之意。上:指汉成帝。张禹:汉成帝的老师。将:拿。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辑:连缀。旌:表彰。
1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于 是 左 将 军 辛 庆 忌 免 冠
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
廷( ) 易( ) 已( )
13.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2分)
14.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15.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
11、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1分)
12、⑴在朝廷 ⑵ 停止 ⑶换掉(3分,每小题1分)
13、⑴朝廷大臣都尸位素餐;⑵杀佞臣张禹可以警戒他人(或:可以杀一儆百)。(2分)
14、辛庆忌认为朱云一向狂颠耿直,假如他的话说得对,不可以杀他;即使他的话说得不对,也本该宽容他。(2分)
15、⑴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⑵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2分)
15.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11.下文选编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阅读后回答问题。(12分)
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①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经寸之珠②照车前后各十二乘③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④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⑤十二诸侯皆来朝。 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⑥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⑦而去。【注释】①田:打猎。后写作“畋(tián)”。②经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③乘: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④檀(tán)子:人名。下文“朌(bān)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⑤泗上:泗水之滨。⑥特:仅,只。⑦怿(yì):高兴、快乐。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若寡人国小也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B.使守南城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C.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
D.则道不拾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
②魏惠王惭,不怿而去。(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吾 臣 有 朌 子 者 使 守 高 唐 则 赵人 不 敢 东 渔 于 河
(4)选文中威王和魏王对“宝”的理解有什么不同?(3分)
11.(1)C
(2)①我所认为的宝物,和大王的明珠不一样。②魏王十分惭愧,不高兴地离开了。
(3)吾 臣 有 朌 子 者/ 使 守 高 唐 /则 赵 人 不 敢 东 渔 于 河
(4)魏王:宝物,或答宝珠、有宝珠的车亦可;威王:人才,或答贤臣(答全具体人名亦可)
16.2009年辽宁本溪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12.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回答(1)——(3)题。(5分)
平原君欲封鲁仲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3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辞:(1)鲁仲连辞让再三 (2)停数日,辞去
B、以:(1)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2)皆以美于徐公
C.为:(1)仲连不忍为也 (2)故不为苟得也
D.终:(1)终不肯受 (2)终身不复见。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分)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译文:
(3)选文中的仲连有哪些品质让人敬佩?(2分)
12.(1)C (2)天下的士被人们尊重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替别人排忧解难而不收取任何报酬。1分,意思对即可。(3)无意名利。1分;功成不居。1分。意思对即可。
17.2009年山东聊城市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
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及官抚军①,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
赀财皆为所干没②,始悟其 ,稍稍谯③责之。乙挟甲阴事,遽反噬④。甲不胜愤,乃投牒诉城隍。
夜梦城隍语之曰:“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
甲曰:“为其事事如我意也。”
神喟然曰:“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绐⑤而绐谁耶?渠⑥恶贯将盈,终必食报,若公则自贻伊戚⑦,可无庸诉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官抚军:做官至抚军。抚军,官职名。②干没:吞没。③谯:责备。④反噬:反咬一口。⑤绐(dai):哄骗,欺骗。⑥渠:他。⑦自贻伊戚:自作自受。
8.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2分)
及官抚军 乙险恶如是
A. B.
及郡下,诣太守 是进亦忧,退亦忧
公不畏之 渠恶贯将盈
C. D.
悍吏之来无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
10.从“甲”的经历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做人道理?(2分)
8.答案:C
说明:本题2分。
9.答案:一个能事事都顺着我心意的人,可怕得很啊!
说明:本题2分。
10.答案:人们都希望别人顺从自己,喜欢听奉承的话。但遇事不讲原则,遇挫错不及时纠正,必将害人害己。时时事事顺从你、奉承你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说明:本题2分。
18.2009年山东德城初中毕业考试 语文试题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未尝苟且 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 ___________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
11.①随便 马虎 ②有时 (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
1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3分,意思对即可)。
19.200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节选自《太平御览》)
【注】①错:镶嵌。②纶(lún):钓鱼绳。③是:正确。
1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桂为饵 B.皆以美于徐公
C.错以银碧 D.醒能述以文者
1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12. 答案:B
评分:答对得2分。
13. 答案: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究实效。
故民平粜”意思是:平价卖给百姓.
出自《赈灾》一文章7a64e4b893e5b19e363
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窃见赤地数千里,民间无米炊,爨(cuān )无薪,汲无水,恻然忧之.夫官发常平仓谷.平粜(tiào )于民,便矣.然远在数千里之外者,不能为升斗之米来也.故官平粜,但能惠近民,不能惠远民.殷富之家,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远近咸便矣.然无升斗之资者,不能籴(dí )也.故民平粜,但能惠次贫,不能惠极贫.以此,定图赈之法.至今岁三月,计捐钱十有二晚四千余缗(mín )矣.而殷富之家,好行其德,复于其间为粥以赈,城乡设厂十余处,计所捐又不下万数千缗,饥民赖以全活者无算.呜呼,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翻译:
清朝嘉庆十九年,江南大旱,无锡地势较高,受到的旱灾尤其严重.邑侯齐彦槐曾经有事去乡下,看见几千里大地空无所有,民间没有粮食用来做饭,锅下面没有薪柴,没有水可取用,为此感到悲痛担忧.官府像平日一样发放粮食.平价卖给百姓,比较方便.然而,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不可能因为一点粮食来到城里.所以官府平价出售粮食,仅仅能够惠及住在近处的百姓,不能惠及住在远处的百姓.殷富人家,把他们的粮食在乡下平价出售,那么远近都方便了.然而没有一定钱财的人,不能买进粮食.所以有人平价出售粮食,仅仅只能惠及比较贫穷的人,不能惠及非常贫穷的人.因为这,制定了安排赈灾的办法.到了今年三月,共计捐钱十二万四千多缗了.然而殷富人家,喜欢做善事,又在受灾的期间用粥来赈济,城里乡下设粥厂十多处,共计所捐的又不少于几万千缗,饥民靠此活命的人不计其数.哎呀,谁说人心的淳朴,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
1.(1)通“又”(2)暗中;来私自(3)柴(4)远近的百源姓(人) 2.D 3.(1)受灾特别严重。(得百分点“被”。) (2)谁度说人心、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得分点:“孰”,句式。) 4.具有侧隐之心(或“能关知心百姓疾苦”),考虑民生问题全面(深刻道)。 |
故民平粜,但能惠次,不能惠极贫,以此,定图赈之法.
所以百姓平粜,只要能惠次,不能给最贫困,因此,确定图的法律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