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楚国的食物比玉还要贵,木柴比桂木还要珍贵
苏秦前往楚国,住逾三日,始见楚王。面谈既毕,便欲辞行。楚王说:“我听说先生大名,如听说古代贤人,今先生不远千里来谒我,何不盘桓数日?愿闻其百详。”苏秦回答说: “楚国之粮食度贵于宝玉,柴木贵于桂树,通报者如鬼魅般缘悭一面,大王似天帝般难得一见。今想要我把玉作为粮,把桂枝作为柴木,经过鬼魅而见天帝。”楚王说:“请先生暂时在宾馆休息,我遵命了。”
苏秦之楚 之:到,前往.
谈卒版 卒:结束,完毕.
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临:拜访,拜谒.
先生就舍 舍:宾馆,榻舍.
曾不肯留权 曾:为何.何故.
谒者难得见如鬼 揭:通报者(指向楚王通报引见之人).
米珠薪桂
释义 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米珠薪桂:
原指米如珍珠,柴似桂木。后喻物价昂贵,生活艰辛,常用此语。
成语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卷十六楚三》)“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释义:
苏秦前往楚国,住逾三月,始见楚王。面谈既毕,便欲辞行。王曰:“吾闻先生大名,如闻古代贤人,今先生不远千里来谒我,何不盘桓数日?愿闻其详。”苏秦答曰: “楚国之粮食贵于宝玉,柴木贵于桂树,通报者如鬼魅般缘悭一面,大王似天帝般难得一见。今欲我以玉为粮,以桂为柴,经鬼魅而见天帝。”楚王曰:“请先生暂歇宾馆,我遵命矣。”
使用示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长安米珠薪桂,居大不易。
其它用法:
“薪桂米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八•司文郎》):“ 宋曰:‘都中‘薪桂米珠’,勿忧资斧。舍后有窖镪,可以发用。’”
珠米桂薪
(明•归有光《与周淀山书》):“北地极寒,‘珠米桂薪’,殆不能度日。”
桂薪珠米
(元•王恽《答晋卿教授》)诗:“苍狗云衣日易翻,‘桂薪珠米’住京难。”
桂薪玉粒
(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六出》):“公婆年迈,慈母身孤,兼之室似罄悬,谁办‘桂薪玉粒’。”
玉粒桂薪
(宋•王禹偁《陈情表》):“望云就日,非无恋阙之心;‘玉粒桂薪’,未有住京之计。”
食玉炊桂
(唐•姚思廉《陈书•卷六•后主本纪》):“岂以‘食玉炊桂’,无因自达?将怀宝迷邦,咸思独善?应内外众官九品已上,可各荐一人,以会汇征之旨。”
饭玉炊桂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三十五•人部十九•三国魏•应璩7a64e58685e5aeb9363•与尚书诸郎书》):“中馈告乏,役者莫兴,‘饭玉炊桂’,犹尚优泰,虽欣皇天之降润,亮水军之思雨,私怀蹙頞,良不可言,想诸夫子,亦斯困也。”
炊琼爇桂
(唐•林宽《献同年孔郎中》)诗:“‘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驱马每寻霜影里,到门常在鼓声初。”
爨桂炊玉
(宋•司马光《答刘贤良蒙书》):“光虽窃托迹于侍从之臣,月俸不过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