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初唐四杰是哪四杰?-初唐四杰是哪四位?

初唐四杰是哪四杰?-初唐四杰是哪四位?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初唐诗歌柔糜轻艳,从题材到格调,都zhidao沿袭了齐梁华糜诗风。到了唐高宗时期,出现了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位著名的诗人,他们重刚健重气质的创作时间起到了解放诗歌的作用,为唐诗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人称他们为“初唐四杰”。初唐四杰不仅以诗文兼长闻名海内,而且相互呼应,以一种自觉的意识改革文学风气,攻击矛头集中指向当时的宫廷文学。他们年少才高,胸怀壮志,欲以一腔热情报效国家谋求功名。怎奈现实是残酷的,令他们无法施展抱负,使他们倍感压抑。心中充满郁郁不平之气,于是或发于诗文,或铤而走险以至结局悲惨。天妒英才,四人中除杨炯外,其余三人皆死于非命。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王勃,代表作:《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2、杨炯,代表作:《从军行》《战城南》 等

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3、卢照邻,代表作:《长安古意》《十五夜观灯》《元日述怀》 等

卢照邻(约636-约695)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人,初唐诗人。

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

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4、骆宾王,代表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帝京篇》《畴昔篇》《咏鹅》等 

骆宾王(约公元619年—约公元687年),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678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

调露二年(680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为其代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之e68a84e79fa5e98193334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何托)”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扩展资料

初唐四杰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五言律在“四杰”之前已有出现,唐初诗人王绩(王勃系王绩侄孙)曾作过一些努力,但作品不多。到了“四杰”的时候,五律这一形式才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他们的作品中被逐渐的固定下来。

“四杰”以多数量、高质量的诗篇为稍后于他们的沈佺期、宋之问的律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言古诗在三国时期以后盛极一时,而七言古诗却是到了唐代才兴盛起来,四杰(杨炯无七言诗)又以大量的杰作把七言古诗推向了成熟阶段。

所以初唐四杰在发展诗歌形式上的成就,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王、杨以五律见长,卢、骆擅长七古(七言)。他们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对“四杰”十分敬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1、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2、杨炯

杨炯(约650—约693年),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常山郡公杨初曾孙。聪敏博学,文采出众。显庆四年(659年),进士及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年),参加制举,补为校书郎。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

3、卢照邻

卢照邻(约636-约695年),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唐朝时期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6大臣、著名诗人。

出身范阳卢氏,博学能文。起家邓王(李元裕)府典签,迁益州新都县尉,因病辞官。爱好诗歌文学,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为“初唐四杰”。不堪重负,投水自尽,卒年四十岁。著有《卢升之集》,明朝张燮辑有《幽忧子集》存于世。

4、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年—约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间,成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任武功主簿,迁长安主簿。仪凤三年(678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遇赦而出。调露二年(680年),除临海丞,坐事辞官。

扩展资料

四杰名次,亦记载不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论列诸人,为现所知最早的材料。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

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领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

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骆宾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照邻

相关阅读

  •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唐初四杰

  • 成语大世界成语解释
  •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1、杨炯杨炯(约650—约693年),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朝大臣、文学来家,常山郡公杨初曾孙。2、卢照邻卢照邻(约635-约6
  • 初唐四杰是哪几位?-初唐四杰是哪几位

  • 成语大世界成语解释
  • “初唐四杰”分别是卢照邻、王勃、杨炯、骆宾王这四个。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1、王勃,代表作:《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什么上什么下的成语 什么什么于什么下成语 上什么下什么成语 成语 什么什么下什么 使我的皮肤病终于好了是病句吗? 病句特别适合各种皮肤怎么改 初二修改病句:要说出语病 一定要好好保养自己的皮肤最好的 病句话错吗? 经过治疗 什么什么袅袅的成语 什么什么袅的的成语 什么枭的四个字成语有哪些 “XX袅袅”的成语是什么? 有哪些包含“泣”字的四字成语? 泣组成四字成语 泣打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用泣组四字成语 初唐四杰是哪四位?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 初唐四杰是哪四杰? 初唐四杰有哪四位 什么牌子的面膜好?最好是物美价廉的 求推荐什么牌子的面膜最经济实用? 什么面膜又便宜又好用? 推荐几款补水效果好的面膜 言什么成语 什么言什么语成语 什么什么冰什么言成语 什么言什么什么成语 见之不忘,思之如狂是什么意思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 思之如狂是什么意思 有君人夕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 思之如狂什么意思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是什么意思? 第4个字是问字的成语有哪些 最后一个字桂的四字成语 带桂字的成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桂的成语 聘婷秀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聘婷秀雅什么意思 形容"女神"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非常美丽的女神的成语有哪些? 飞黄腾达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飞黄腾达 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飞黄腾达是褒义还是贬义,请给个解释 飞黄腾达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关于有比喻义的成语 1.寻找含有比喻义的词语或成语 且还原成一个比喻句 形容喜... 带有比喻的成语 指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的成语是“()”像这... 描写女子吹箫的古风句子有哪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