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秣陵树取意李清照的:《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抄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健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知没心情。”
”“秣陵”,即金陵、建康。建康,是词人与丈夫赵明诚共同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他们恩爱夫妻死别的地方(赵明诚于建炎三年八月病死建康),至今丈夫还埋葬在那儿。词道人想象春天回到建康,春风吹绿了那儿的树,可是她再也不能与丈夫一起观赏那儿的春光了。
树木已枯春将至,
老来反居繁华地。
人生愿望正相反,
温柔乡里醉几回。
建康指的就是南京,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
秣陵是座有两zhidao千多年历史的江苏名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置秣陵县,秦汉以后一直是江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直至三国时孙权才专把中心移向金陵。因此有先有秣陵,后有金陵之说。清朝文学巨匠吴敬梓盛赞:一带江城新雨后,杏花深处秣陵关。秣陵处于亚热带中部,属于亚热带湿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属气温15度,无霜期225天,降水1000毫米,区域内自然环境优美,水质清冽,青峰叠嶂,是人居绝佳之地。
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出自《新年作》,《新年作》是唐代诗人刘长卿被贬时创作的一首诗。首联写情,新岁怀乡;颔联写景寓情,感叹春归我先;颈联即景生情,身处孤境悲愁;末联借贾谊自况,抒发贬谪悲愤。 此诗抒写作者的无限离愁及失意悲愤之情。
全诗如下: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译文如下:
新年来临,思乡的心情格外迫切,想到自己漂泊在外不禁潸然落泪。年老了反而被贬谪他处居于人下,连春天也脚步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我已和被贬为长沙太傅的贾谊同遭遇,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能还乡?
扩展资料: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是由薛道衡“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化出,在前人单纯的思乡之情中,融入仕宦身世之感,扩大了容量,增强了情感的厚度。
“老”、“居人下”是诗人自况;一个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31“至”字,满含年老失时的辛酸和仕途失意的悲愤:刚正到老,却落了个受人陷害、寄人篱下的下场!沉痛之情平淡道出反而更显沉痛;
“客”,指诗人自己;“春归”,春回大地、回故乡,有拟人意;一个“先”字,既有羡慕:要是自己能像春天一样,早早回到故乡,那该多好啊!更有埋怨:我还在天涯漂泊,春天怎么就先行回归了呢?年老失意,春归己留,正是诗人“潸然”的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年作
在古秣陵城的周围,树木渐绿,宣告春已归来,但我却无家可归,看来要老死建康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