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出处:晋·傅玄《口铭》
: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病由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同“病从口入”
。
出处:
《云笈七签》卷三五:
“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
”
残茶剩饭
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
出处:元·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
“如今天色晚了也,有什么残茶剩饭,与俺两个孩子些吃。
”
侈衣美食
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
出处:
《吕氏春秋·精通》
:
“今夫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
”
齿甘乘肥
食美味,骑骏马。形容生活豪奢。
出处:清·王韬《原士》
:
“而游惰者且齿甘乘肥,三代下之国家,所以有岌岌之势也。
”
啜食吐哺
辍:中止,停止。停止用饭,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
:
“汉王辍食吐哺,骂曰:
‘竖儒,几败而公事!
’
”
鹑居鷇食
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
不求享受。
出处:
《庄子·天地》
:
“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
箪食壶浆
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
欢迎的情况。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
: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
箪食瓢饮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处:
《论语·雍也》
: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雕蚶镂蛤
指精致而好吃的食物。
雕盘绮食
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调和鼎鼐
鼎:
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
三足两耳;
鼐:
大鼎。
于鼎鼐中调味。
比喻处理国家大事。
多指宰相职责。
出处:
《旧唐书·裴度传》
:
“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
断齑画粥
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
出处:宋·释文莹《湘山野录》
:
“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
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
断齑块粥
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同“断齑画粥”
。
出处:清·冯桂芬《潘绂庭京卿五十寿序》
:
“少陵秋风茅屋,而有广厦万间之愿;希文断齑块粥,而有先忧后乐之
志。
”
鹅存礼废
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
27
回:
“如今却把这奠雁的古制化雅为俗,差个家人送来,叫作通信,这就叫做
鹅存礼废。
”
恶衣恶食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处:
《论语·里仁》
:
“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恶衣粝食
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64。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宋·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
:
“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为百工。
”
饿虎扑食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
“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
”
饿虎扑羊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么红莲记》
:
“一个初侵女色,由(犹)如饿虎吞羊。
”
菲食薄衣
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
出处:
《梁书·武帝纪上》
:
“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准的甿庶,菲食薄衣,请自孤始。
”
凤髓龙肝
比喻珍奇美味。
出处: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
:
“他故人情蔼,消受他凤髓龙肝;我寸舌应嚼坏,愧没归遗两女
子。
”
甘旨肥浓
泛指佳肴美味。
出处:南朝·梁·沈约《述僧中食论》
:
“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
膏梁锦绣
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
芳香四溢
香飘十里
油而不腻
香脆可口
咸甜适中
甘脆爽口
五味俱全
酸甜可口
鲜美多汁
清爽可口
质嫩爽口
麻辣鲜香
香甜软糯
珍馐美味 饕餮大餐 美味,可口,好吃,香甜,爽口,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玉盘珍馐, 秀色可餐,色味俱佳,垂涎欲滴 , 八珍玉食,其味无穷.
三牲五鼎
词义: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词音:
sān shēng wǔ dǐng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成语典故: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成语出处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61: 《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例句: “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WBR>由中国女人的脚……》)
哀梨蒸食
āi lí zhēng shí
成语典故: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WBR>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八珍玉食
bā zhēn yù shí
成语典故: 泛指精美的肴馔。
伴食宰相
bàn shí zǎi xiàng
成语典故: 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成语出处: 《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WBR>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饱食暖衣
bǎo shí nuǎn yī
成语典故: 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成语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WBR>则近于禽兽。”
酒足饭饱
jiǔ zú fàn bǎo
成语典故: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WBR>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成语典故: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成语出处: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例句: 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津津有味
朝齑暮盐 囫囵吞枣 大快朵颐 香飘四溢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侈衣美食
回味无穷、五味俱全、其味无穷、耐人寻味、美酒佳肴、山珍海错、八珍玉食
一、回味无穷 [ hu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释】: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1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出自】:宋·王禹偁《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译文】:很久有回味,开始觉得甜起来。
二、五味俱全 [ wǔ wèi jù quán ]
【解释】: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出自】:汉 戴圣《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译文】:酸甜苦辣咸混合在一起变成第六种味道,十二种吃法,还原来食物的味道。
三、其味无穷 [ q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释】:其中的味道没有穷尽。形容含义深刻,使人回味不尽。
【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译文】:放之则弥六合,卷的则退藏在秘密,其中的味道没有穷尽,都是学习得来的。
四、耐人寻味 [ nài rén xún wèi ]
【解释】: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出自】: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其所作如《少府画障歌》、《崔少府高齐观三川水涨》诸诗,句句字字追琢入妙,耐人寻味。”
五、美酒佳肴 [ měi jiǔ jiā yáo ]
【解释】:形容十分丰盛的宴席。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
六、山珍海错 [ shān zhēn hǎi cuò ]
【解释】: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出自】: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译文】:山珍海错丢弃在篱笆,烹煮牛犊羊羔如折葵
七、八珍玉食 [ bā zhēn yù shí ]
【解释】:泛指精美的肴馔。
【出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译文】:八珍美食邀请你吃饭,千言万对回答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