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春秋无义战》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意思是 春秋时抄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春秋无义战”,这既表达了孟子的历史观,也袭是其政治观的体现。因为,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百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其买,孟子的思想依然是来自孔子。孔子在《论语季氏》中已经说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度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是西周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就是春秋时代了
战争接连不断抄,带来了无穷的灾祸,并且都是没有合乎正义的战争。
【兵连祸结】——成语。指战争接连不断百,带来了无穷的灾祸,出自《汉书·匈奴传》。
《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度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而无义战】——引申自“春秋无义战”。
【春秋无义战】——春问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出自:《孟子·尽心下》:“孟子曰:‘答春秋无义战。’”。
意思是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出自《孟子·尽心下》,《尽心下》是《孟子》里的一篇文章。《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全文(节选)如下: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译文如下:
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那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5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扩展资料:
孟子所处的时代,继春秋之后又过了大约一百年,社会混乱的情形,比之春秋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诸侯征战不休,社会风气更加败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孟子自己必定也是深有体会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春秋无义战”也不能说是毫无道理的。在那样现实的时代环境中,孟子始终为人伦正义,为传统文化的政治道德,奔走呼号,不为时代环境所动,更值得我们敬佩。他发出“春秋无义战”的感慨,大概也有对现实悲愤的意思在里面吧。
从今人的角度来看,战争是和政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战争自然有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之分。但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衡量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标准主要是看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由看什么人来发动战争。
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利益的战争,就是正义的,反之就是非正义的。并不是说周天子发动的战争或者合乎儒家礼法的战争就一定是合乎“义”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无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