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前言:众所周知,华语功夫电影三条龙——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他们是享誉世界的功夫巨星,但是他们到底谁更有影响力呢?其实在写完那篇《香》之后,我就想写一篇题为《》的文章,可一直无从下笔,这几天,在重温了几部他们三人的经典影片之后,我决定转载这篇文章,用我的观点来阐述一下他们三人的银幕贡献。)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是华语电影中最著名的三位功夫巨星,他们三人到底谁的影响力最大?这个问题,我估计很多影迷朋友都考虑过,答案肯定是众说纷纭,因为每个影迷都有自己的偏好,还有很多影迷喜欢甄子丹,觉得甄子丹比他们三人更棒。不同风格的功夫明星,自然也会有各自不同的影迷群体,所以也不可能所有的功夫片影迷都喜欢一个武打明星,因为他们毕竟是各有千秋。为何要单独说他们三人,不说说关德兴、石坚、姜大卫、狄龙、洪金宝、甄子丹呢、赵文卓呢?因为他们都没有取得二龙一李的巨大成就,说起香港的功夫电影,那他们三个人肯定是代表人物,再没有可以和他们比肩了。李小龙,33岁就离开人世,在香港拍摄了《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5部影片,生前已经是扬威国际影坛,成为赫赫有名的功夫片之王,在当时的香港影坛,没有一个功夫明星可以与之抗衡,他把70年代的香港功夫电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李小龙33岁就离去了,可惜!一代英才就这样匆匆而来,有匆匆而去,还没有等到香港影迷再多感受一次他电影的震撼,他就撒手人寰,这是香港影坛的巨大损失,也是华语电影的巨大损失。李小龙因为在好莱坞打拼多年,对于美国动作电影的制作方法非常谙熟,当他看到邹文怀从香港给他寄来的功夫片录影带,看到当时的香港电影武打设计的动作,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觉得这样的水平,根本无法和美国好莱坞的动作电影相提并论。李小龙回到香港以后,对于首作《唐山大兄》要求甚高,主要是在动作设计上的严格把关,《唐山大兄》的论剧情还不如邵氏的三流作品,可是论武打设计,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远远把邵氏的张彻、刘家良抛在脑后。《唐山大兄》和《精武门》中,和李小龙对打的都是著名武师韩英杰,他也是但是香港影坛武打设计的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嘉禾当时也只有他能和李小龙过上几招。李小龙的腿法之快,连摄影师都难以捕捉得到他的动作,搞得摄影师不住想邹文怀诉苦,说李小龙踢得太快,他没法拍。李小龙在《唐山大兄》中刚刚给观众呈现了他的“李三脚”,立即又在《精武门》中踢出了“李八脚”,使得观众对于李小龙的功夫造诣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李小龙在为港台观众奉上了两部上乘得功夫佳作之后,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以更加严谨得创作态度,移师罗马,在罗马拍摄了经典的《猛龙过江》。《猛龙过江》已经是李小龙成熟期的作品了,这部电影李小龙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剧中几位和他对打的演员,都是李小龙从世界各国请来的武术高手,一场真正的中外武术大战在罗马的斗兽场上演,这是当时香港影坛最为出色的一部功夫电影了。和邵氏影片一比,马上分出优劣,邵氏影片大多都是在摄影棚内拍摄,故事都比较老套,李小龙的电影甫一问世,立刻受到全港观众的热烈追捧,票房冠军而且是香港有史以来最高票房,都是李小龙电影的囊中之物。李小龙电影的视野一次比一次广阔,《龙争虎斗》已经有美国电影公司的投资,属于国际化制作了。到了《死亡游戏》,李小龙这次要做得更大,他把世界几大武术家集合在一起,分别和他们在银幕上过招,让中国功夫的神威在银幕上发挥到了极至。盛极而衰,李小龙还没有拍完《死亡游戏》就溘然长逝了,不过他完成大部分的动作戏,其他一些文戏部分都是由替身演员完成的,所以这部李小龙的遗作才能够顺利问世。李小龙的成就在于,他把香港功夫电影介绍给了全世界。功夫电影也不是因为李小龙而存在,在李小龙之前,已经有很多前辈为功夫片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李小龙是一位功夫电影的佼佼者,他懂得为观众展现最好看的武术动作,所以他成功。银幕上的功夫,和他本身的功夫是两码事,真实的李小龙,首先不会在格斗中叫喊,这是他在银幕上特意设计出的形象。其次就是李小龙撩倒一个对手不会那么麻烦,有时他会一招击倒对方,可看性自然不及电影,攻击性可是远远超出银幕上的打斗。李小龙是一名武术家,他自己也认为电影只是他的副业,他更崇高的理想是要把中国武术推向全世界,电影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平台。可惜他只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就停了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39下来,他的出世太突然了,香港影坛刚刚升起的这颗巨星,就这样转瞬陨落,导致了香港电影又重新回到了李小龙回港发展前的时期。成龙是李小龙之后的第二颗功夫巨星,成龙最早的演艺之路也非常坎坷,总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四处碰壁。即便是有机会担任主角,主演了《新精武门》、《飞渡卷云山》、《少林木人巷》、《拳精》、《龙拳》这样的影片,都是不叫好也不叫做。他刚刚开始担任主角之时,导演罗维(他也是《精武门》的导演)就想把他捧成李小龙第二,可是观众们都不接受,因为成龙的形象当时得不到观众认可。一切的改变都是源自《醉拳》这部电影,因为《醉拳》,成龙红了,而且一红就是30年,今天成龙已是贵为国际级功夫影星,这部《醉拳》功不可没。因为这部《醉拳》,成龙确立他表演的风格,就是功夫喜剧。这个就和李小龙严格划清了界线,李小龙是纯粹的功夫电影,成龙是功夫+喜剧。李小龙一出场就是功夫一等一的高手,成龙一出场还是无名小卒,经过奋斗和挫折才成长为武林高手。这是李小龙完全不同的风格,观众们最终接受了成龙,成龙也终于成为香港影坛又一条巨龙。成龙是一名演员,他不是武术家,这是他和李小龙本质上的区别。成龙会在银幕上冒着生命危险做各种特技,李小龙就很少,李小龙是凭借他过硬的武术功底。单纯说动作的观赏性,李小龙要超过成龙,光是一套双截棍李小龙就耍得神乎其技,还不要说李小龙得腿功了。并且李小龙还自创了“截拳道”这一武术流派,这些都是成龙做不到的。成龙比李小龙强的地方在于,成龙敢于挑战生命极限,《警察故事》系列、《龙兄虎弟》、《红蕃区》等等影片中,伤筋动骨对于成龙来说都是小伤。《龙兄虎弟》的拍摄过程中,成龙因为脑部受伤差点丧命,这是他演艺生涯中最严重的一次意外事故。成龙在90年代初期还是坚持不用替身的,这也是他动作电影最大的特点,后来到了好莱坞发展,好莱坞的片商害怕拍摄过程中成龙出现意外,很危险的动作,他们都要求使用替身。另外,成龙毕竟是老了,让一个4、50岁的人再做那些玩命的特技,也是不明智的。李小龙没有走完的路,成龙继续走了下去,功夫
这些人也不是一码事儿啊百,怎么排?
个人想法的排位:周润发、刘德华、成龙、洪金宝、李连杰、周星驰、张国荣度、曾志知伟、巩利
可拆开来看呢,周润发和刘德华无疑是最正面的公众人物形象,是一个时代、一种精神的代表道;像楼上所说,成龙李连杰把中国功夫回推向世界;把巩利排最后的原因就是与其说是巩利的贡献答,倒不如把名字换成张艺谋。
英文名:jet li
中文名:李连杰
生日:1963年4月26日
出生地:中国 北京
身高:169
体重:66kg
生肖:兔
喜欢的运动:羽毛球
简介:
李连杰,1963年4月26日出生于北京。家族姐妹中排行最小。1971年暑假进入北京体育运动学校学习,从此走上习武之路。
1982年,不满二十岁的李连杰凭借《少林寺》一片而蜚声海外,家喻户晓。1983拍摄续集《少林小子》,因两度与同门师妹黄秋燕合作,两人萌发感情,于1986年结婚,生有两个女儿。
1988年与周星驰合演《龙霸天下》时,因与利智一结片缘,从而引发婚外情。十一年后,两人在美国洛杉矶注册结婚。利智为李连杰生下一个“千禧男孩”,取名Jane Lio。
代表作:《少林寺》《黄飞鸿》《功夫皇帝方世玉》《东方不败》《龙霸天下》《太极拳》《方世玉》......
吴彬谈李连杰习武三部功
大凡有成就的武术运动员,都有一个非凡的学艺历程。连续夺得五次全国武术比赛的男子全能冠军李连杰,也不例外。小李的成长,吴彬教练把它概括为苦、巧、精三部功。
苦
"苦"是第一功。苦练是基础,它像盖楼房起地基一样,二定要扎实坚固,来不得半点虚假。俗话说:"要练功,莫放松,要习武,别怕苦。"精湛的武艺来自勤奋和坚持不懈。李连杰八岁进入北京体校武术班,在教练指导下,把幼小的心灵融汇到艰苦的训练之中。他最爱说:"没有三九彻骨寒,哪有梅花喷喷香。"小李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盛夏的中午,烈日当空,严冬的凌晨,寒风刺骨,他全然不顾,经常课外加点,连续翻腰一、二百次,踢腿四、五百次,甚至上千次;为了使腾空动作完成得高、快、美、准,他练快速蹲起,一口气竟达八百次。练得脚肿腿疼,上床困难,也不叫苦。马步站桩功,每次训练课中一般安排9分钟,分三组完成。而季连杰总是成倍递增,有几次竟长达50分钟。一天的紧张学习,大运动量的训练,对于一个不算大的孩子来讲,已经是够累了,可李连杰经常是晚上做完功课后,自觉地把白天学过的武术动作从头到尾复习一遍。进入器械训练后,他要求自己更高了,上千次地舞枪弄棒,运臂走刀。有一次,手掌磨出了几个血泡,鲜血染红了枪身,教练不让他练。叫他去包扎一下,可他硬是带伤坚持,练到最后。春秋交往,寒暑更易,有谁知道小连杰在攀登武艺高峰中占去了多少休息时间?流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泪水和血水?quot;为学应须毕生力,攀登贵在少年时。"刻苦、认真、顽强、勇敢的勤奋精神,使李连杰获得了扎实的功底为后来的屡占鳌头打下了雄厚基础。
巧
对于一个有理想的运动员来讲,仅靠苦练还不够。要学惊人艺尚需在扎实功底的基础上进行再学习,再提高。这就是第二部功--"巧"。吴棚说:"巧练不是凭小聪明取胜,更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在尊重武术运动客观规律,掌握动作要领条件下的科学演练?quot;"技术好比是条河,要领,就是在河上架桥,人从桥上过河就轻而易举,通过要领学技术就必定事半功倍。这就是巧练。"李连杰在习武的前几年,就以好体力、高难度、快速度崭露头角,显示了他的武艺才华。可是相形之下,他的身法、韵律就显得美中不足。怎么办?吴彬说:"提高的方法很多,如勤看、勤问、勤练、勤思等,但提高他对身法、韵律的认识乃是首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明其理,达其势、通其法"。什么是武术的身法、韵律?又体现在哪里?吴教练说:"武术的身法、韵律,就是手、眼、身、步四法的协调统一和内景外相的有机结合。概括起来,就是形和神的对立统一。武术的身法、韵律是蕴藏在形神之中的。神无形则不存,形无神则呆滞?quot;寥寥数语,把武术的身法规律讲得一清二楚。李连杰的身法训练,正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从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的向度变化,到快慢大小。刚柔相济等速度、幅度、力度的寻求,再到精、气、神与外形动作配合一致的探讨,使他很快有了长足进步,演技突飞猛进。
老师的启发诱导,个人的勤学努力,使初请事理的小连杰出色地再现了老师的匠心。大家都知道,李连杰的甩头亮相与抖腕行臂的配合,严谨协调,丽,堪称一绝。但在他开始习武时,这个动作掌握得并不好。究其原因,就是要领不明,用力不当。在教练启迪下经过李连杰的多次实践,终于掌握了要领;他大胆地?quot;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的行臂技巧,取代了"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的传统习惯,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见,摸规律,抓特点,通理论是何等的重要,"巧练"在武功训练中又是多么的不可缺少。
精
一般说来,经过苦练和巧练两部功,功夫就比较过硬了,而吴彬和小李并没有因此满足,吴彬说:"艺无止境,技无尽头,只有熟而精,精而化才能使功夫'炉火纯青'"。因此,李连杰心领神会,孜孜不倦地"精练"。什么是精练?"精练就是精益求精,就是精雕细刻。要刻得细、雕得精,就要力戒孤芳自赏,应像蜂采百花酿成蜜一般"。吴彬说:"李连杰不管在他初学,还是有点名气后,都是这样做的。"
吴彬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优秀运动员周涛的刀术,身法多变,动静分明,李连杰就多次登门请教;多次名列全国武术比赛前茅的李志洲,运气行功有独到之处,动作轻灵以稳健见长,他就反复琢磨、大胆吸取;著名运动员王建军的拳脚,刚暴有力、勇猛彪悍,他就虚心学习……就这样,李连杰从别人那里吸收了大量技艺"营养",融会贯通,终于脱颖而出。李连杰在一份学艺心得中这样写道:"博采众长、广取精华,并不是为了单纯模仿,而是为我所用。一味模仿,最多只不过是一种复制而已。模仿别人的形是有限的,只有懂得武术的内在规律才是无限的。攀高峰,必须有所创新,走自己的路。超先进,必须发挥个人的独创精神,保持自己的特有风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会者我会,人不会者我独有。"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如此深刻地运用辩证法,实为难能可贵。但吴教练反复强调说:"李连杰的功夫并没有达到'精'的地步,和一些武林前辈们相比,甚至与同代武林俊彦比,尚有不少差距,仍需继续努力提高。"这就是李连杰习武三部功的概貌。其实,这三部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苦"寓于巧,"巧"则必苦;苦、巧不离,"精"生不已。"苦"中不"巧",就是傻练蛮干,"巧"中不"苦",必定弄巧成拙,终将艺荒于嬉,岂能生"精"!吴彬和他的学生李连杰深清其理!
参考资料:http://netroom.hbu.edu.cn/personal/lovefe/lisan.htm
成龙详细资料
原名:陈港生
艺名:陈元龙
英文名:JACKIE CHAN
生肖:马
出生地:中国香港
职业:演员、导演、歌星
籍贯:山东人
身高:1.74M
体重:63kg
血型:AB
婚姻:已婚,有一子
嗜好:汽车,缓步跑
最喜欢明星:没有特别喜欢
最喜欢食物:鱼翅
最喜欢演员:查理卓别林
最喜欢颜色:白、杏
所属公司:滚石唱片,嘉禾电影
名衔:
英国MBE勋章
法国文艺骑士勋章
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任职:
导演会的主席
武师公会的永远名誉会长
演艺人协会的副主席
摄影师学会副会长
灯光师工会的名誉会长
成名作:功夫喜剧《醉拳》
获奖作品:
《警察的故事》
1978《蛇形刁手》《醉拳》
1979《笑拳怪招》
1980《师弟出马》
1982《龙少爷》《A计划》
1985《龙的心》《警察故事》
1987《龙兄虎弟》《A计划续集》
1988《警察故事续集》
1989《奇迹》
1991《飞鹰计划》
1992《双龙会》《警察故事之超级警察》
1993《都市猎人》《重案组》
1994《醉拳Ⅱ》
1995《红番区》《霹雳火》
1996《警察故事之简单任务》
1997《一个好人》《我是谁》
1998《尖峰时刻》
巨星的成长历程:
孩童时期
成龙的父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2母亲最初在法国领事馆工作,父亲是厨师,也是京剧票友。成龙小时候很喜欢打架,跟那些外国小孩子打。因为他住在山顶领事馆区,几乎附近的尽是法国人,美国人,......这种情况一直到他小学一年级,由於常打架,闹事,所以无法升级。成龙除了喜欢打架之外,还喜欢看武侠片。那时候,武侠片大行其道,曹达华,于素秋是当时最红的明星,成龙崇拜他们,一心想上山学艺。一天,他的父亲带著成龙来到尖沙咀的美丽都大厦,拜访京剧武生于占元师傅,他正是成龙崇拜的武侠女星于素秋的父亲,成龙看到这边的学生在旁勤奋的练功,觉得非常羡慕。便要求父亲让他在这练武。
于是,成龙便成为这的一员,于占元师傅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老戏行规矩的严厉与苦练。管束孩子做事,练功的方式就「打,罚」。不到四天,成龙就后悔了。最初的那段日子,成龙常常在晚上暗自哭泣。父亲在把他送进学院之后,就飞澳州美大使馆了。后来的十一年漫长生涯,他心里打颤。在这十年间,父亲曾回港探望过成龙好几次,为了于师傅能更加照顾好孩子,父亲要成龙拜于占元师傅为乾爹,但这却没讨到便宜,反而管束得比别人更严厉。
练武的日子
每天大清早五时便起床练功,练至晚上十二点止。早上练各种功,练压腿的时候倒可以睡点觉,几乎所有人都是架著腿睡觉的,吃过饭,就练声调嗓或读书。读书时间,就是打盹时间。每天这样过著有规律的生活,每月等派救济品时,便是他们最兴奋的时候了,几十个孩子聚在一起,等红十字会的人来送救济品,当中有白米,奶粉,食品等等,孩子们排半天队等待分配给自己的食物。平常他们吃的饭,是大锅饭,烧饭就由女孩子轮流负责,饭是够吃,至於配菜,就得用抢的。
成龙在七小福时期的艺名是元楼,凭著一副身手,他们驻在荔园游乐场,长期表演京剧,他们几个人,一出戏里什麽都做,像孙悟空大闹盘丝洞,他们一会儿是妖女蜘蛛精,一会儿是孙悟空用手变的小猴,一会儿是天兵天将,总之,幕后换装穿衣忙,幕前武打北派的忙。此外,片场本是他们经常出入的地方,小时候,演些童角,临时演员之类。所以成龙很早就出道了。
当武师的日子
成龙白天当武师,晚上回师傅家睡觉,辗转就是十七岁了,成龙满师的日子也快到了,结业那天,依照老例,徒弟满师需向师父下跪叩头,以谢师父提携之恩。师父会向徒弟施十下庭杖,作为最后提点。成龙庄而重之,于占元师傅下跪,垂头静气,等候师傅的庭杖。后来师傅唤他:「起来!不用跪了。时代毕竟变了,不用这套了。」成龙这才松一口气。
成龙结业后便做武师的工作,在当武师时期,他的名字是「陈元龙」,他专门做名演员的替身。像岳华,罗烈,田峰,谷峰,刘丹等,都是做些危险的武打动作。这段时期可说是过著风花雪月的日子,或许是禁制太久了,工作之余,成龙便情玩乐,跳舞,喝酒,上夜总会等,像其他武师一样过著没有明天的放任生活。
当武师,出卖的是劳力,出生入死,可惜地位卑微。每天等候导演来挑人,为了在众多人前被挑中,成龙常卖力演出。成龙常被导演选上,因为他年轻,身手灵活,且勇於尝试。导演都乐意用他,有什麽高难度动作,就会想起「陈元龙」。
走上主角之路
七五年,新天地公司成立,签了成龙,安排他拍一两部片,但票房惨淡。后来陈自强投入罗维在香港的电影公司工作。推荐成龙给罗维,成龙替罗维拍的是古龙作品,少林系列(「少林木人巷」)但都不得志。差不多一年后,吴思远计划拍「蛇形刁手」便向罗维借人(成龙)来拍,接著「醉拳」二部谐趣功夫喜剧,把成龙活泼精灵的动态表露无遗。
「醉拳」走红后,成龙便正式当起导演来,他的头两部导演作品是「笑拳怪招」,「师弟出马」都有不错的成绩。这时嘉禾公司注意到成龙,便筹划安排他到美国荷里活拍「杀手壕」,「炮弹飞车1,2」「威龙猛探」,但在外国拍戏,受洋人导演指挥,使他不得发挥,因此这几部片在当时不红。
八三年他执导「龙少爷」,再度掀起热潮。其后,他与洪金宝,元彪,拍「奇谋妙计五福星」,「快餐车」,「福星高照」,「夏日福星」,「龙的心」。这个时期,成龙一方面帮助洪金宝,而洪金宝也有某程度上影响成龙,所以作品,都是洪家班的风格,直到警察故事才自然流露出成龙自己的风格。这部片除了在香港卖座之外,在日本是疯狂,并替成龙争取到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受欢迎演员等。
之后,成龙推出的作品,像八七年「龙兄虎弟」,「A计划续集」,八八年「飞龙猛将」,「警察故事续集」,八九年「奇迹」,九O年「飞鹰计划」全都是三千多万以上的票房。当然日本更不用说。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启迪,其实要想成名,除了要有实力外,运气也占一部分成分!
希望你先打好自己的基础,然后抓住机遇,成为名人!
到时候别忘记给我签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