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辞藻华丽的辞是指精妙的词汇,辞令,指修饰文词的典故或华丽的词语等。
辞藻华丽的意思是诗文中工巧、美丽而有光彩的词语,常指运用的典故和古人诗文中现成词语。语出郁达夫 《她是一个弱女子》:“就是有几次有几位先生私私塞在她手里的信条,也没有像这一封信样的富于辞藻。”
辞可做动词和名词,用法如下:
1,本义,动词:法官用严谨的言词,解析案情,做出判决。本义只见于古文 (辞讼)。
2,名词:正式的言词、言语,正式的说法。组词:辞典,辞书,辞赋辞令,辞格,辞章,辞海,辞藻,辞不达意,托辞,修辞, 言辞,义正辞严。
3,动词:解释、申明理由。组词: 辞别,辞谢,辞行, 辞呈,告辞。
4,动词:谢绝,拒绝。组词:辞退,辞职,推辞,不辞辛苦。
扩展资料
辞字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辞,讼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辞,诉讼辩词。
组词解释:
1,辞退,是用人单位解雇职工的一种行为,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某种原因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强制措施。鲁迅 《彷徨·孤独者》:“但到春天,忽然听说他已被校长辞退了。”
2,告辞,指原指向主人辞别,现在通用指辞别。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二:“召见者和我客气了一下,我趁他好象没有话再说,便起身告辞。”
3,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真不巧得很,前两天他们夫妇才辞职另有高就。”
4,文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3辞,意指言词动听的辞令,亦指文章。晋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文辞超卓,四座叹之。”意思是文辞很超乎寻常,让四座惊叹。
5,辞别,,指分别;告别。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他在房门口辞别了杨书记 。”
尽,没有
旁征博引:
【解释】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出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清之人情小说》:“宝钗妙玉则从徐说,旁征博引,用罚甚勤。”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说话或写文章。
成语故事:
唐高宗下令处死不小心砍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35伐了昭陵柏树的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大臣狄仁杰认为权善才罪不至死,就举张释之劝汉文帝释放偷汉高祖庙里玉环的小偷,辛毗拉魏文帝的衣服看迁民布告等例证明贤明君主必须依法治国,终于救了权善才。
扩展资料:
【反义词】
1、不见经传
【解释】: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三字虽不见经传,却亦甚雅。”
【示例】:我们住的小胡同,连轿车也进不来,一向不见经传。 老舍《吐了一口气》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名气,不大为人所知
2、理屈辞穷
【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自】:《论语·先进》:“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译文:“子路的话,这不是他们的本意,但理屈词穷,而要他在口以御人罢了。”
【示例】:并不等候答复,而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辞穷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 沙汀《呼嚎》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3、理屈词穷
【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译文:所以我讨厌那些强词夺理的人”宋代朱熹集注.:“子路的话,这不是他们的本意,但理屈词穷,而要他在口以御人罢了。”
【示例】:并不等候答复,而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 沙汀《呼嚎》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4、胡说八道
【解释】: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秘魔岩主擎个义儿,胡说乱道,遂将一掴成齑粉,散在十方世界。”
译文:秘魔岩主举个义儿,胡说乱道,于是将一搞成粉身碎骨,分散在十方世界。”
【示例】:为了造语惊人,对仗工稳起见,有些文豪们简直不恤胡说八道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说话没根。
【成语】: 辞穷理屈
【拼音】: cí qióng lǐ qū
【解释】: 理由站不住脚知,被驳得无话可说。
【出处】: 《宋书·郑鲜之传》:“时或言论,道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要须高祖辞穷理屈,然后置之。”
【举例造句专】: 沙门一闻究览,辞义无谬,以数百言辩而释之,因问宗致。外道辞穷理屈,杜口不酬。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罗挐苏伐刺那国》
【拼音代码】: cqlq
【近义词】: 词穷属理屈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