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如何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如何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论语》中记载孔子对自己的评价说:“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以前读这段话总不知是什么意思,翻看历代的注释也众说纷纭。我现在已五十多岁了,联系自己人生走过的历程,似乎对这句话有了顿悟。我现在把它写出来,和有兴趣的朋友磋商。
我的理解是,这是孔子到了七十岁时对自己心理历程的总结。孔子聪颖好学,敏悟深遽,志向远大,老觉无成,回顾一生,实感无赖,自我安慰,才对自己一生作了评价。
“吾十五而志于学”,意即我到十五岁才知道下决心学习。志作立志解。小孩子一般七岁左右发蒙,但学习目的不明确,是懵懂的,不知专心致志地学习。从小就知道发愤苦读的小孩是极少数。孔子虽然后来成为圣人,但在十五岁之前也是不知道发愤学习的。
“三十而立”,意即到了三十岁才懂得要立志做一件事情,即我这一生做什么,就像今天的年轻人确定做什么专业一样。一般人二十岁就确立了,孔子迟了,爱玩,他去当吹鼓手去了。直到三十岁才醒悟要干正事。
“四十而不惑”,三十岁确立了要干正事,干什么正事呢?今天想干这,明天想干那,拿不定主意,有疑惑。意即直到四十岁才不犹豫,才不疑惑。才坚定要干“兴灭国,继绝氏,举逸民”、“克已复礼”的大事。这个“不惑”,是指对自己的理想、志向、所认定的事业的不疑惑,不三心二意。不是对任何事物、任何道理的不疑惑。
“五十而知天命”,四十岁坚定了目标,竞竞业业干到五十岁,在鲁国当大司寇,极力去“克己复礼”,但是也没干成,这是天命啊!不是我不努力、不专心致志啊!意即五十岁也没达到目标我才知道这是天意啊!并不是五十岁能知道天的意志。
“六十而耳顺”,大志向没实现,埋怨的,挖苦的,污辱的,耻笑的,等等,都来了,甚至有的骂孔子是“丧家之犬”。听得人心烦意乱,五脏六腑充斥着怨恨之气,直到六十岁才听着那些话感到无所谓,听着只像没听着的,意即到了六十岁什么话听起来都心情顺畅7a64e58685e5aeb9335,不生气。都无所谓。
“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大志向未实现,孔子便去研究《周易》,修订《春秋》,一至到了七十岁,这时侯孔子的心理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说话、做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不会违反道德,违反周礼。
孔子的这段话,概括、精确,只几十个字就把一生的心理历程道出来了。我们从孔子的话中可以听得出,在行将走完人生历程,在回顾自己一生的作为的时侯,作为一代天才,一代哲人的孔子的心里,也不免带有几分遗憾,几分无赖。
孔子的一生,就像杜甫评价诸葛亮的一生样:“三方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其所主张的事虽不可为,但其人品却高不可及。

湖北省云梦县 王保清
2009.9.2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皇邢二《疏》皆说,此章是孔子隐圣同凡,劝人勤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字,音义皆同「又」字。古文句法,十有五,就是十又五,语体就是十五。孔子说:「我十五岁即志于学。」《毛诗传》说:「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依此解释,「志」就是心之所之,也就是一心趣向之意。「志于学」,就是专心求学。《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在童年,即知求学。此处孔子自述十五岁志于学,皇邢二《疏》皆据《白虎通辟雍篇》解释,十五是成童之岁,心志坚明,故自十五始志于学。刘氏《正义》据《白虎通》说,十五岁是入大学之年,所学的是经术。刘氏又据《礼记大学篇》所说,始于致知格物,终于治国平天下,皆是大学所学的经术。

「三十而立。」皇《疏》:「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刘氏《正义》:「立,谓学立。」自十五岁,志于学,至三十岁,所学已成立。也就是学有根柢,有力,非外力所能摇动。

「四十而不惑。」孔安国注,「不惑」,就是不疑惑。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不惑」,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立」,则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权变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刘氏《正义》引《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曰:「天令之谓命。」刘氏《正义》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

「六十而耳顺。」郑康成注:「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皇《疏》:「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皇《疏》又引李充说:「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顺字,《说文》:「理也,损页川。」段注以为,自人之头顶至脚踵,如河川流通,至为通顺。顺之而后,始见天理,始着条理。由此可知,「耳顺」就是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7a64e78988e69d83332心理,故能闻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此是耳闻无碍之境。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的从字,作顺从讲。「矩」是端正方形的工具,《说文》作巨,引申为法度之义。孔子至七十岁时,顺从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顺心而为,自然合法,也就是动念不离乎道。

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明儒顾宪成《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顾氏以为,孔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顾氏此说,大有道理。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专心致志的反义词是什么? 专心致志的反义词 专心致志的反义词有哪些? 专心致志的反义词是什么 千奇百怪,世界上最离奇的死亡实践,人到底还能怎么死 世界之最植物 世界之最有哪些 雷人、有意思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三官大帝的简介 道教三官大帝是管什么的? “三官大帝” 是什么意思?求答案 中国道教神谱的三官大帝 束做姓氏怎么读 “冷”字作为姓氏读音应该怎样读? 关于“结束”的“束”的发音的问题,这是怎么回事? 什么的"么"字做姓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说他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 六十而... 四十不惑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 秀色可餐是什么意思啊? “秀色可餐”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 秀色可餐是什么意思 秀色可餐是啥意思 三代关系表 我和我奶奶的哥哥的孙女属于三代旁系血亲以内吗?麻烦做个简单血... 三代以内直系、旁系血亲图表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图解 流行音乐的乐器主要有哪些 音乐中的乐器有哪些? 好听的轻音乐,什么乐器都可以、 湖南省株洲市中高考能够用什么乐器 心什么气什么成语 心什么气什么的成语 四字词语什么心什么气 什么心什么气是什么成语 察言观色与察颜观色哪个正确? 是“察颜观色”还是“察言观色”? 察言观色与察颜观色哪个正确 是 察言观色 还是察颜观色 哪个是对的我要确切的答案依据! 将什么什么将 是成语 三把剪刀一把旗子,一个嘴巴,打一成语 成语三长两短,人们都听过,到底哪三长和两短? 二三十两是不是成语? 守组词有哪些词语 “守”的组词有哪些? 守的组词有哪些 都组词有哪些组词 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有那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