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就是办事不沉稳
或者是在和一起时
经常偷看其他女孩了
经常受外界干扰
忙不要紧,不要忙的抄晕头转向,忙湖涂了,也正是以前一篇文章“袭想和做”批评的“百埋头苦干”一般,
忙是好的,但方向度一定要正确,方向对了,自然可以做到遇事不慌,遇急不问躁,也即:心不盲。
故称答:人忙心不盲即有定力
来这句话的上半句应该解释为:知性情,而有度;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但是性情中人,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还是一个自很有修养的人,有节制地的人,懂得人生应百该收放自如;
下半句应该解释为,一个人会与时俱进,但是 不会随度波逐流,有自己的人生主见,不会迷失方向。
请你参考!
“有定力”,通常是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具备处变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
其中,“定力”是个佛教用语,为五力之一。“定力”即消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定”被认为是佛法的中枢,佛法修行者的定力将直接关乎他能否修成正果。
关于“有定力”的史例记载:
2500多年前,位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国王之子悉达多·高达摩,在19岁时放弃了王位,离开了妻子,出家修行,只为探索宇宙的真谛,拯救众生的苦难。
他在雪山上苦修了六年,又在菩提树下沉思,沉思了49天,在晚上看星星时,他大彻大悟,从而建立了佛教。这个人就是释迦牟尼佛。
扩展资料:
形容一个人“有定力”的成语:
1、从容不迫
读音:cóng róng bú pò。
释义: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
出自:《诗经.小雅.都人士序》: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
译文:古时候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30的百姓,衣衫整洁,神色从容如常,这就是品德一致的齐国百姓。
2、稳如泰山
读音:wěn rú tài shān。
释义:稳健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态度。
出自: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译文:想要改变就去做做,这是很简单的,应该毫不动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