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三人成虎:【基本解释】: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zhidao当事实。
【拼回音读法】:sān rén chéng hǔ
【近义词组】:众口铄金、道听途说
【反义词组】:眼见为实
【使用方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成语出处】:《战国策答·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带有假字的成语有:
一、不假思索 [ bù jiǎ sī suǒ ]
1. 【解释】: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2. 【出自】: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3. 【示例】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9:华安~,援笔立就,手捧所做呈上。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六
二、虚情假意 [ xū qíng jiǎ yì ]
1. 【解释】: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2.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那妖精巧语花言,虚情假意的答道:‘主公,微臣自幼儿好习弓马,采猎为生。’”
3. 【示例】:在我是~,你听了一样的难过。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一回
三、假戏真做 [ jiǎ xì zhēn zuò ]
1. 【解释】:指戏演得逼真或把假的事情当作真的来做。
2. 【出自】: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三章:“表演的所以能感动人,就是因为演员的诚恳,所谓‘假戏真做’。”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做事
四、假以辞色 [ jiǎ yǐ cí sè ]
1. 【解释】: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2.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叫他传了那厨子来当一次差,我们在旁边假以辞色,逐细盘问他,怕问不出来?”
3.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待人
五、假人假义 [ jiǎ rén jiǎ yì ]
1. 【解释】:伪装仁慈善良。
2. 【出自】:高阳《玉座珠帘》下册:“明明他心里也巴不得杀了安德海,偏是嘴里假人假义。”
以假乱真 [yǐ jiǎ luàn zhē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以:用;乱:混乱。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出 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9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成语接龙
真脏实犯 犯颜苦谏 谏争如流 流落风尘 尘羹涂饭 饭来张口 口干舌焦 焦沙烂石 石城汤池池鱼之祸 祸中有福 福善祸淫 淫词艳曲 曲学诐行 行不逾方 方言矩行 行同狗彘 彘肩斗酒酒绿灯红 红愁绿惨 惨不忍闻 闻风破胆 胆大心麤 麤枝大叶 叶公好龙 龙腾凤集 集思广议议不反顾 顾景惭形 形势逼人 人神共嫉 嫉贤妒能 能征惯战 战火纷飞 飞阁流丹 丹书铁契契合金兰 兰艾难分 分花约柳 柳夭桃艳 艳紫妖红 红豆相思 思前想后 后起之秀 秀水明山山珍海错 错落高下 下陵上替 替天行道 道头知尾 尾生之信 信誓旦旦 旦夕之危 危机四伏伏虎降龙 龙骧虎啸 啸吒风云 云开雾释 释生取义 义不反顾 顾后瞻前 前因后果 果行育德德容言功 功名富贵 贵贱无二 二仙传道 道傍之筑 筑岩钓渭 渭阳之情 情逐事迁 迁乔出谷谷马砺兵 兵临城下 下笔成章 章父荐屦 屦及剑及 及宾有鱼 鱼沉雁静
=
百科释义
以假乱真,汉语成语,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乱:混乱。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出自《颜氏家训》,指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查看百科
英文翻译
Mix the spurious with the genu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