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1、【成语】: 心慈好善
【拼音】: xīn cí hào shàn
【解释】: 心地仁慈,乐于行善。
【出处】: 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一折:“我是个心慈好善的人,现如今吃长斋哩。”
【举例造句】: 为人一生有仁义,性格宽洪,心慈好善,看经布施,广行方便。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五回
2、【成语】: 心雄万夫
【拼音】: xīn xióng wàn fū
【解释】: 雄:雄于,在雄心方面超过。雄心胜过一万个人的心志。形容志向极大。
【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3、【成语】: 心安理得
【拼音】: xīn ān lǐ dé
【解释】: 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出处】: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31女豪杰》第三回:“原来我们只求自己心安理得,那外界的苦乐原是不足计较。”
【举例造句】: 到后来忘却了真,相信了谎,也就心安理得,天趣盎然了起来。 ★鲁迅《病后杂谈》
4、【成语】: 心安神定
【拼音】: xīn ān shén dìng
【解释】: 心神都很安定。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紫鹃自那日也着实后悔,如今日夜辛苦,并没有怨意。袭人等皆心安神定。”
5、【成语】: 心病难医
【拼音】: xīn bìng nán yī
【解释】: 医:医治。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9卷:“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
6、【成语】: 心地狭窄
【拼音】: xīn dì xiá zhǎi
【解释】: 形容人气量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听说那白衣秀士王伦的手下人都说他心地狭窄,安不得人。”
【举例造句】: 如今散了学,大家称了愿,也有丢开手的,也有心地狭窄犹怀旧怨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
1、〔 别有心肝 〕指另有打算
2、〔 别有心肠 〕别:另外。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3、〔 不得人心 〕所作所为违反人的意愿;得不到别人的拥护和支持。
4、〔 财迷心窍 〕迷:昏乱。指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5、〔 称心快意 〕满足心意
6、〔 称心满意 〕称心如意
7、〔 茶饭无心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8、〔 赤子之心 〕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9、〔 怵目惊心 〕惊:震惊。看见事态严重,心里感到震惊
10、〔 触目惊心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
11、〔 戳心灌髓 〕刺心并深入骨髓。形容刻毒得使人难以忍受
12、〔 胆颤心惊 〕颤:发抖。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13、〔 独出心裁 〕心裁:心中的构636f70797a686964616f365思、设计。原指诗文的构思、安排独特新颖。
14、〔 归心似箭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
15、〔 贵在知心 〕以知心交心为贵,指朋友之间心心相印
16、〔 好心好意 〕指怀着善意
17、〔 钩心斗角 〕钩:牵结。心:宫室的中心。斗:结合。角:檐角。
18、〔 尽心尽力 〕指费尽心力
19、〔 计上心来 〕计谋涌上心头
20、〔 开口见心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21、〔 空腹高心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22、〔 空心汤圆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
23、〔 口传心授 〕心授:不立文字;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24、〔 口服心服 〕指从内心及口头都表示信服
25、〔 口快心直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拓展资料
钩心斗角 gōu xīn dòu jiǎo
成语解释:钩:牵结。心:宫室的中心。斗:结合。角:檐角。原指建筑结构的交错、精巧;后指各用心计;互相斗争。
成语出处: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成语繁体:钩心斗角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钩心斗角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角,不能读作“jué”。
成语辨形:钩,不能写作“勾”。
成语辨析:钩心斗角和“明争暗斗”都形容“各用心机;互相争斗或排挤。”但钩心斗角泛指人与人;人与集团;集团与集团之间的争斗;包括暗中斗争或公开竞争。
近义词;明争暗斗
反义词:开诚相见、肝胆相照
成语例子:但他人谁会想到他为了争一点无聊的名声,竟肯如此钩心斗角,无所不至呢。(鲁迅《两地书》十五)
成语谜语:吃了鱼钩的牛去打架
成语故事:唐朝诗人杜牧有感于晚唐帝王的大兴土木、骄奢淫逸,十分感慨,就写一篇《阿房宫赋》来讽喻当时的统治者,文章描写阿房宫的雄伟壮丽,原文如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粗心大气】粗:粗疏;气:人的精神状态。指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麤心浮气】亦作“麄心浮气”。谓办事浮躁,不细心。亦省作“麤浮”。
【粗心浮气】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沉心静气】犹言心平气和。
【灰心短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同“灰心丧气”。
【灰心丧气】灰心:心如熄灭了的死灰;丧:失去。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剑气箫心】犹剑胆琴心。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降心下气】指虚心下气。
【亢心憍气】指性情高傲。
【平心定气】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平心易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同“平心静气”。
【气傲心高】心比天高,气性骄傲。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三军:指军队;夺:指打击;气:士气;心:决心。用兵作战首先要设法削弱敌人的士气,扰乱和动摇敌将的决心。
【使心憋气】使:致使;憋气:指有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让人心情不舒畅,使性子,发脾气。
【使心别气】指发脾气。
【沈心静气】亦作“沉心静气”。犹言心平气和。
【心浮气粗】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同“心粗气浮”。
【心浮气盛】形容人性情浮躁,态度傲慢。
【心浮气躁】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心高气傲】心比天高,气性骄傲。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心高气硬】气:指气势或气质。心比天高,气性骄傲。形容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心和气平】形容心气平静,态度温和。同“心平气和”。
【心平气定】心气平定,没有杂念。
【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心平气舒】心情平静,态度平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心平气温】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虚气平心】虚:通“舒”。心平气和
【虚心冷气】1.情虚胆怯,低声下气的样子。2.犹言虚情7a64e59b9ee7ad94361假意。
【心正气和】内心正直,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