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青竹梅是南方特有的果实,它的成熟期是3月份,即清明节前后。现在已经过了它的成熟期了,想要品尝梅子只能等明年清明节前后那段时间才有了。
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
梅雨(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上海、苏州、杭州、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e68a847a686964616f366间持续阴天有雨的气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 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期间的特有现象。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由于语言使用习惯语言,所说的梅雨并不仅仅局限于江淮流域到日本一带,中国东部地区如福建、辽宁中南部等在梅雨季节所发生的持续不断的降水也称为梅雨。)
梅子是果梅树结的果,但是一般观赏的梅花是另外几种梅。 果梅为蔷薇科杏属梅(Armeniaca mume Sieb.)植物。亦称青梅、梅子、酸抄梅。原产中国,是亚热带特产果树。
梅子文化
东汉末年,魏兵南下,行军途中,天气太热,无处找水,人人口干舌燥,渴不堪言。曹操即对众将士说,前边不远有梅林,将士们听说后,想起梅的酸味,口水禁不住淌了出来。也由此,“吴人谓梅子为曹公”,“望梅止渴”之成语亦由是而出。
历史传说:据《书经·说命篇》记载,殷高宗任命傅说做宰相时,曾鼓励他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即希望他要象做菜离不了的盐和梅(古时盐、梅并称,是厨房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一样,成为国家最为需要的人才。
唐·杜牧。《初春舟次》:“蒲根水暖雁初下,梅经香寒蜂未知。”
宋·王安石。《西江月·红梅》:“梅红微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真妃初出华清池,酒人琼姬半醉。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北人浑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清·王士祯。《董起男送风雨梅戏占为谢》:“吴中五月梅黄雨,想zd象千年舶棹风。珍重遗来看软齿,不须将醋浸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