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习25日来到位于山东临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并参观沂蒙精神展。在展厅会见了“沂蒙母亲”王换于孙女于爱梅等模范人物。他表示,这次来沂蒙就是看望老区人民,重温沂蒙精神。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新华网 11月25日)
临沂有着光荣革命传统。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第一纵队、115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等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万多人参军参战,10万多名烈士英勇牺牲,涌现出红嫂等一大批先锋模范人物。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人民的脚踏实地的吃苦耐劳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时代楷模和典型。从厉家寨到九间棚再到沈泉庄,处处显现出令人耸然动容的精神事例和典型。体现了沂蒙人民的吃苦耐劳,战天斗地的沂蒙精神。无论是战争年代的 “红嫂精神”、“支前精神”,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厉家寨精神”,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九间棚精神”、“沈泉庄精神”等,沂蒙精神都能与时代一起脉动,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将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三种精神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融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弘扬开拓奋进的精神。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革命战争时期,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将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精神融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8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还要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推动发展的能力。
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战场上,沂蒙人民特别能战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改革开放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许多令人称赞的奇迹。艰苦创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高度升华。凭着这种精神,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与康乾盛世,产生了一批仁人志士,清官廉吏。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弘扬沂蒙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在全党上下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广大党员干部就要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形成励精图治,尽忠职守,鞠躬尽瘁,勤苦自励的为民务实作风,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消极腐败现象,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坚守道义,耿直忠贞,一旦认清了前进的道路,就义无返顾地走下去。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树立淡薄名利、无私奉献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服从祖国,服务于人民,无私奉献社会。自觉树立起一份无私奉献的精神,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自觉扎根基层,无怨无悔,无私奉献,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甘苦、共患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自觉把甘于奉献当成一种作风,把乐于奉献作为一种态度,立一份高尚品质,行一份无私奉献。自觉地以扎实的作风、务实的精神,将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谱写在为服务群众的路上,抒写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
沂蒙人民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乳汁养育了革命,用小车推动了历史,用智慧和汗水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和谐富裕的光明道路。在新起点上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一定要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历史真谛,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新的实践中把沂蒙精神发扬光大。
新时期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事业发展获得最为强大的力量源泉。沂蒙精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精神,她所蕴含的宝贵历史经验和鲜明价值取向深刻启示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事业发展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从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之如鱼水,喻之为血肉,视之为种子与土地,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而不懈奋斗。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取得的每一个辉煌成就,完成的“三件大事”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紧紧地依靠群众,从群众期待中获得力量,从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始终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你把群众放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眼里。只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63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凝聚发展共识,凝结发展合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也唯有如此,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增强,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巩固。
精神是信念、是支柱、是动力。新时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必将转化为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无穷力量。 沂蒙精神的根基在于人民。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zd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沂蒙精神是民众之魂,是党、人民军队与广大群众血肉相联的凝结。战争年代,因为有了这种血肉联系,党政军民众志成城,筑起了一道打不垮、摧不毁的铜墙铁壁,形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改革开放时期,有了这种血肉联系,我们党就能经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时刻牢记和始终保持这种血肉联系,党执政的阶级基内础和群众基础才能不断巩固扩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沂蒙精神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展示的是人民群众热爱党、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当前,在容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和宣传沂蒙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