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在汽车消费市场需要政策救市已成共识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频频感受到政策的暖风。
3月30日上午,国新办就制造业复工复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这场发布会透露了汽车行业三点关键内容:产能基本恢复,消费需求不振,刺激消费的政策将出台。
产能方面的数据显示,2月19日至今,汽车行业企业整体开工率已由60%左右提升到97%,员工复岗率由50%左右提高到82%,总体达产率已经与去年同期水平相当。
但在消费需求方面,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坦言,汽车行业目前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整个消费需求不振的问题,即使目前企业复工复产率比较高了,但是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库存增加,有可能在后续的一段时间里,一些企业的达产率(实际生产能力与预期生产能力之间的比率)还会进一步降低。
同时,工信部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将用政策托举市场的“承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
辛国斌表示,工信部积极配合相关部委,研究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督促各地区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目前已有广东、山东、吉林、海南和深圳、宁波、杭州、南昌等省地市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政策,相信后续会有更多刺激消费的政策出台。同时,他特别说明,“我们还会对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政策协调相关部门作出调整,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扉旅汽车发现,“承诺”调整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的,不止工信部。
早在今年2月,商务部就曾率先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促进汽车消费。
3月13日,发改委、财政部等23个部门向各省市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落实好现行中央财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奖补政策,推动各地区按规定将地方资金支持范围从购置环节向运营环节转变,重点支持用于城市公交。
3月26日,商务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再次提到促进新能源消费相关事宜。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表示,下一步将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时下,临近4月,市场需求未见明显抬头,业内普遍认为2003年非典过后汽车消费的爆发性增长不可能出现,所以,当产能逐步恢复,提振需求的难题正逐步被提上日程。加上今天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政策“协调相关部门作出调整”的口径,几乎可以确定,新能源汽车将获强有力政策支撑。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也的确亟待政策的“强心针”。
自2019年6月补贴新政实施,也就是市场所称的“补贴退坡”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并不乐观。整个2019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下跌,全年累计销量120.6万辆,同比下降4%,而这也是十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跌。
2020年初始,新冠病毒疫情让整个车市急速降温,新能源汽车的情况雪上加霜。以2月为例,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908辆,同比下降75.2%。
另据中金公司相关研究称,目前海外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趋于积极,而国内补贴金额已经降到较低的位置,若补贴进一步大幅退坡,容易造成产业中心外迁,不利于其稳定发展。
再加上石油战引发燃油价格大幅下跌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国内新能源车企已经举步维艰,同时,由于当前全球范围内新能源车型主要销往中国,合资、外资车企新能源车型的销售前景也不容乐观。
如今,政策层面频繁的信号无疑给新能源车企带来了新的希望。尽管各部委、地方具体政策如何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的信号已经愈发强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61烈。
或许,距补贴退坡不到一年,“政策市”就又要来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制造业复工复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工信部正积极配合相关部委,研究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督促各地区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对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政策,近期工信部会协调相关部门作出调整,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目前已有广东、山东、吉林、海南、深圳、宁波、杭州、南昌等省地市出台了具体的刺激消费政策,辛国斌表示相信后续会有更多政策出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
辛国斌还强调自 2 月 19 日到现在,汽车行业企业整体开工率已由 60 %左右提升到 97 %,员工复岗率由 50 %左右提高到 82 %,总体达产率已经与去年同期水平相当。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辛国斌表示,对于汽车行业工信部重点推进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抓好全产业链协同复工“一个面”。工信部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把15家重点整车企业作为重点联系对象,建立健全包含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等部门以及26个地方工信部门的综合协调机制。经过协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1调,上述所有供应链企业已经全部实现了复工复产。
二、打通重要物资和人员返岗运送“两条线”。针对大众、宝马以及广汽、重汽等国内外整车企业提出的将湖北省供应商的库存零部件尽快运出保障生产供应的问题,工信部指导帮助企业办理紧急物资运输许可以及运输通行证。针对武汉地区零部件企业员工返岗率低、产能难以满足整车企业需要问题,我们帮助企业前往全国 50 余个市县接运返岗人员,迅速提升产能。
三、聚焦企业生产保障、产品审查、资金需求“三个点”。围绕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复工复产中反映集中的急难问题,工信部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重点推动解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提到:“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疫情得到初步遏制后,我们就重点关注汽车等国民经济支柱类产业的复工复产问题。”
这次专门针对制造业复工复产有关情况的发布会,又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01
车企整体复工率达97%
自2月份《求是》杂志刊发重要文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提到“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增加号牌配额”以来,中央已经多次为汽车业“站台”,如3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3月23日,商务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等。
相较前几次,此次显然更具分量,因为这是一次专门针对制造业复工复产有关情况所开的一次发布会,而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的龙头老大,自然是关注重点。
这次发布会上有个几个信息值得大家关注:
首先,为抓好汽车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工信部专门成立了工作组,将15家重点整车企业作为重点联系对象,协同解决车企所遇到的问题。目前这些涉及26个省市3000多家企业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所有供应链企业全部实现了复工复产。此次规格之高、涉及之广、解决之迅速,应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政府不仅为车企解决“物力”,还解决“人力”——帮助企业前往全国50多个市县接运返岗人员。由政府出面直接接送如此多的返岗人员,这也是闻所未闻。
据发布会上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目前,车企整体开工率已经达到了97%,员工复岗率达到82%,总体水平已经与去年同期水平相当。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汽车制造业已经基本摆脱了疫情的影响。
02
也许,更大的优惠即将来临
但同时,另一个重要问题也摆上了台面:汽车消费需求不振怎么办?
对于企业而言,不开工即意味着企业存亡;但对于市民而言,不消费汽车却不关生死。就算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消费,也没什么影响。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紧绷的弦依旧没有松懈,全国从上到下,无论是出行还是消费,大家都还是非常保守的。因此,此时就需要出台各种消费政策“刺激”一下。
从目前全国情况看,已经有浙江、山东、吉林以及佛山、广州、深圳、长沙、湘潭等省市出台了具体“刺激”政策。但从目前市场反应看,还是明显不够的。
因此,在此次发布会上,辛国斌也提到,工信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委,研究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并“督促”各地加快出台促7a64e59b9ee7ad94362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而且,尤其提到,近期会协调相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及相关政策作出调整,进一步助推汽车消费。因此,可以预见,在短期内,中央及各地都会陆续出台一些助推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积极“新政”,而且优惠力度可能还会更大。
写在最后:从此次发布会能看出一个明显信号:面对目前消费市场的疲软,政府会推出更多或者力度更大的汽车消费“新政”,而且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将“督促”各地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这也就意味着,还未出台汽车消费政策的地方政府都会“被要求”“补齐”。而且,从目前情况看,车企、经销商在主观或客观影响下,推出更大优惠力度的“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大。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今年购车或是大好时机。
关注车业杂谈车家号,互动将有机会赢取精美小礼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