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1、奋不顾身,读音:【fèn bù gù shēn】,释义: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2、骁勇善战,读音:【xiāo yòng shàn zhàn】,释义:骁:勇猛。指矫健勇猛,善于作战。形容战将英勇出色。
出处:《南齐书·戴僧静传》:“其党辅国将军孙昙瓘骁勇善战,每荡一合,辄大杀伤,官军死者百余人。”
3、视死如归,读音:【shì sǐ rú guī】,释义: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4、桀骜不驯,读音:【jié ào bù xùn】,释义:桀:凶暴;骜:马不驯良,比喻傲慢。性情强暴不驯顺。
出处:《汉书·匈奴传赞》:“其桀骜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5、所向披靡,读音:【suǒ xiàng pī mǐ】,释义: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6、勇冠三军,读音:【yǒng guàn sān jūn】,释义: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7、舍生忘死,读音:【shě shēng wàng sǐ】,释义: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8、万死不辞,读音:【wàn sǐ bù cí】,释义: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9、舍生取义,读音:【shě shēng qǔ yì】,释义:舍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3: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0、所向无敌,读音:【suǒ xiàng wú dí】,释义: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一:临危不惧[ lín wēi bù jù ]
1. 【解释】: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2. 【出自】:《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1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3. 【示例】:方志敏烈士~,慷慨就义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里。
二: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
1. 【解释】: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2. 【出自】:《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3. 【示例】:头一晚醉得倒下马来,第二天照样~。不能喝酒,还能当军人吗? 白先勇《岁除》
三:无所畏惧[ wú suǒ wèi jù ]
1. 【解释】: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2. 【出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
3. 【示例】: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的。
四:勇往直前[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1. 【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2. 【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3. 【示例】:人人俱摩拳擦掌,个个~。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五:一身都是胆[ yī shēn dōu shì dǎn ]
1. 【解释】:极言胆大勇敢。
2. 【出自】:《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3. 【示例】:曾在当阳长坂,与曹操大战三日三夜,百万军中抱得后主回还。曹操称我子龙~,信不虚也。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安行疾斗】:行动从容,战斗英勇。
【百战无前】:所向无敌,形容人英勇善战。
【不避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不辟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驰骋疆场】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33:驰骋:奔驰。疆场:战场。骑着马奔驰在战场上,形容英勇作战,无可阻挡。
【驰骋沙场】:驰骋:奔驰;沙场:战场。骑着马奔驰在战场上,形容英勇作战,无可阻挡。
【摧坚获丑】:摧坚:击溃敌精锐部队。丑:众,指敌人。挫败敌方精锐的军队,俘获敌寇。形容作战十分英勇。
【摧紧获丑】:摧坚:击溃敌精锐部队;丑:众,指敌人。挫败敌方精锐的军队,俘获敌寇。形容作战十分英勇。
【大势雄兵】:指实力强大,作战英勇的军队。
【登锋陷阵】:冲锋陷阵。形容作战英勇。
【独胆英雄】: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贯颐奋戟】:颐:下巴。两手捧颐而直入敌阵。形容英勇无畏。
【裹尸马革】: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过五关,斩六将】:过了五个关口,斩了六员大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浩气英风】:浩气:即正气,刚直不屈的气节;英风:英勇豪迈的气概。形容英勇刚直,气度非凡。
【横戈盘马】:犹横戈跃马。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横戈跃马】: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横折强敌】:横折:摧挫;强敌:也作“强梁”。英勇果断地挫败强大的敌人。
【艰苦奋斗】: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将勇兵强】: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将勇兵雄】: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攫戾执猛】:攫:夺取;戾:暴;执:捉住。能扑取或捉住强暴凶猛的敌人。形容英勇无敌。
【临难不顾】:临:遇到;难:危难;顾:顾惜。遇到危难的时候,并不顾惜自己。形容没有私心,十分英勇。
【临危不挠】:挠:屈,折。遇到危险时并不屈服。形容英勇坚贞。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马革盛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同“马革裹尸”。
【前仆后踣】: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同“前仆后继”。
【前仆后继】: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前仆后起】:仆:倒下;起: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群威群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飒爽英姿】:飒爽:豪迈矫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神兵天将】: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槊血满袖】:指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
【天兵神将】: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佻身飞镞】:只身射箭杀敌。形容杀敌英勇,视死如归。
【骁勇善战】:骁:勇猛。指矫健勇猛,善于作战。形容战将英勇出色。
【雄兵百万】:数以百万的英勇的军队。形容军事强大,兵多将广,英勇善战。
【熊罴百万】: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一以当千】:当:相当。一个人抵挡一千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一以当十】: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以一当百】:当:相当。一个人抵挡一百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以一当十】: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以一击十】: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羿射九日】: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
【英姿勃发】:英勇威武,神采四溢。
【至死不屈】: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