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应该是 摧枯拉朽。读音:cuī kū lā xiǔ。释义:摧:破坏;枯:枯草来;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原作“摧源枯折腐”。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百,如摧枯折腐耳。”度《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 ( cuī kū lā xiǔ )
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7解 释 摧:摧毁。枯:枯草。朽:烂木头。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亦作“摧枯折腐”、“拉朽摧枯”、“拉枯折朽”。
出 处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毫不费力地摧毁
近义词 势如破竹、不堪一击、拉枯折朽
反义词 坚不可摧
歇后语 锯子锯掉烂木头
灯 谜 锯子锯掉烂木头
英 文 (as easy as) crushing dry weeds and smashing rotten wood <destroy something already in a state of ruin>
典 故 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王敦因建立东晋居功自傲,在晋元帝时以杀刁协清除皇帝身边的恶人为名起兵反叛朝廷。他一边拉拢梁州刺史甘卓联合起兵,湘州刺史司马承派副将邓骞劝甘卓出兵攻打王敦,形容甘出兵打王像摧枯拉朽一样容易
【出处】《汉·班固·汉书·卷十三·异姓诸侯王表第一》:“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用例】《唐·房玄龄·晋书·卷七十·列传第四十·甘卓传》:“溯流之众,势不自救,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解说】东晋时,江州刺史王敦谋反朝廷,遣人说梁州刺史甘卓共举事。甘狐疑不决,举棋不定,其部将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或赞同举兵者,或剿王乱者,或见机行事者。斯时,湘州刺史马司承所遣之使者邓骞曰:“王在武昌兵寡马少,若往征伐,如'摧枯拉朽',不足虑也!”甘遂起兵伐王。但甘性不果断,且年老多疑,王使甘之侄甘昂说情,竟允退兵,后王使刺客杀之。
亦作【拉朽摧枯】《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二十七·唐书·庄宗本纪一》:“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亦作【摧枯折腐】《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九·耿弇传·第九》:“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出太原、代郡,反复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摧枯拉朽,释义: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zhidao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原作“回摧枯折腐”。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摧答枯拉朽”常误写为“摧古拉朽”,应注意。】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
【解释】: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来。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出自】:《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示例】:拣着个精壮的村自夫,赶上一拳打去,只望先打倒一个硬的,其余的便如~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近义词】:势如破竹、不堪一击
【反义词】:坚不可摧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zhidao;指毫不费力地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