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东奔西走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东倒西歪 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
东扶西倒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东劳西燕 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东拉西扯 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指说话条理斋乱,没有中心。
东鳞西爪 原指画龙时龙体被云遮住,只是东边画一片龙鳞,西边露一只龙爪,不见龙的全身。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东怒西怨 比喻迁怒于人。
东跑西颠 比喻到处奔走。
东食西宿 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
东涂西抹 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东兔西乌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
东摇西摆 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东张西望 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东征西讨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东走西顾 比喻顾虑多。
东挨西撞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东捱西问 指四处探问、打听。
东观西望 观:看;望:向远处看。形容四处观望,察看动静。
东滚西爬 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
东横西倒 形容杂乱。
东家西舍 犹言左邻右舍。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东砍西斫 指四面激战。
东磕西撞 犹言东奔西撞。
东诓西骗 指到处说谎诈骗。
东来西去 指行人来来往往。
东拦西阻 指极力阻拦。
东捞西摸 指盲目地四处求索。
东量西折 量:称量。折:亏损。指量入量出的谷物总难免有折耗。
东猎西渔 指处处涉猎而不专精。
东邻西舍 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毫发不爽 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毫厘不爽 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金风送爽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
秋高气爽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英姿飒爽 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飒爽:豪迈矫健。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报应不爽 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分毫无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同“分毫不爽”。
磊落飒爽 形容人豪迈开朗。
毛发不爽 犹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
神清气爽 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锱铢不爽 犹言分毫不差。
没有“()()()陕”的成语,含“陕”的成语只有一个——分陕之重。
“西()()()”的四字成语有27个,常见的是“西方净土、西施捧心、西子捧心、西窗剪烛”。
1、分陕之重
fēn shǎn zhī zhòng
【解释】陕: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重:重任。指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召公主之。”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用于官场等
【例句】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太尉颖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
2、西子捧心
xī zǐ pěng xīn
【解释】指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结构】主谓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西施捧心
【例句】~,孙寿折腰。 ◎五代·李瀚《蒙求》诗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