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莫让浮云遮望眼
福建考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2此山中。”千百年前,文人们就通过朗朗上口的诗歌语言告诫后人,对待事物要站在正确的角度,切不可让其它因素干扰了你对真相的审识。
宋人的墙为雨淋坏,儿子与邻翁对他作出了相同的提醒:“修好墙,以防盗。”盗贼果真光顾后,宋人称赞起儿子的先知先觉,却怀疑邻翁的手脚是否干净。同样的提醒,为何招来截然不同的态度,恐怕宋人正是被感情上的亲疏蒙蔽了双眼吧!
自古以来,人们就颇为重视感情因素对事件成功与否的影响。“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诚然,感情上的亲密对事业的成功也许会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在认知事物本质上,感情上的亲疏有时也会给人带来错觉以及误导。
国外科学家曾作过试验,让试验者在一组照片中选出长像最符合审美标准的一张,结果受测者选出的容貌多与自己亲友相近。排除个人审美观念不谈,生活的耳濡目染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
视觉的评判尚且如此,事物本质的洞察更何以堪?
自古以来多少人在感情因素上受到了蒙蔽。西晋王室广封王,欲使天下尽归司马氏之手,殊不知诸王之中良莠不齐,终于导致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原的下场。三国中孔明因对马谡偏爱有加,忘却先主对马谡“华而不实”的评价,委以重任,终使《出师表》空有“真明世”,也不免“长使英雄泪满襟”。如今,不也有领导干部任人唯亲,从而祸起萧墙的事例吗?可见,认知事物,为人处世,若戴上感情的有色眼镜,危害大矣!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若要不被感情上好恶的云雾蒙蔽,身在高处,眼观四方不失为好的方法。岳家军威震四海,正由于岳飞超越亲情偏好,以军规处罚岳云,军风大肃,才有了“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谈。孔明事后挥泪斩马谡,以肃军纪,才没有因感情亲疏而再误军国大事。一个公正的决断往往是建立在理性观察和思索基础上的。而摆脱感情上的干扰是作出正确理性判断评价的先决因素。
也许真正完全超越情感的决定难以作出,然而,三思而后行,从多个角度思考还是可以尽量避免感情上的误导。现今我国法规制度中的“回避”和“协商”原则不正是对理性处事的指导和提倡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各个方面的理性观察,将帮助我们迈过感情的误区,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复杂与多变性。而在一览无遗的最高层,摆脱情感羁绊的我们,或许可以长吟:“莫让浮云遮望眼!”
【点评】
诗句“莫让浮云遮望眼”富有理趣,以此作为题目,紧扣话题,贴切凝练,真可谓 “一石双鸟”。首段引用苏轼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直接提出观点,入题迅速。接着选用了材料里的为人熟知的寓言故事和并不新奇的国外科学家的试验为例,叙述简洁,恰当的议论使观点凸显,常中出新、平中见奇。行文至此,已经将问题论述清楚了,但论证的力度还略嫌不足。作者的聪明之处在于,先以“五胡乱中原”和“孔明挥泪斩马谡”二例,从反面论证戴着感情有色眼镜认知事物、为人处世的危害;紧接着再以“岳家军”和孔明用人之误的补救两例说明理性而正确认知的积极意义;然后提出了应该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才能避免受感情因素的影响,重复引用诗句“莫让浮云遮望眼”,使文章的主旨凸现。在“起承转合”间,“起”笔开门见山紧扣话题,“承”笔叙述简洁观点凸显,“转”笔看法辩证说理透彻,“合”笔绾结全篇余味无穷。整篇文章思维严密,结构严整、富有逻辑,显示出作者极强的理性思维能力,体现出较高的写作水平。
【名师点评】:诗句哲理,感悟人生
本文是篇辩证析copy理的议论文,其基本特点有二。
首先是富于哲理诗句反复出现。作者在首段开头引用苏拭著名诗句,百以此表现本文对待事物要站在正确的角度,切不可让其他因素干扰了你对真的审视,"通过大量事例对照分析后,作者化用古诗句"不畏浮云遮已只缘身在最高层",指明解决问题办法:身在高处,眼观四方。文章前六段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三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尾段开头引用苏拭同一诗篇中的前两句,突出强调从各个方面的性观察,将帮度助我们避免进入感情的误区,认识到事物的多样性、复性。文章尾句以"莫让浮云遮望眼"作结,哲理诗句首尾呼应。 其二是本文能够大量援引或转述所供材料作为自己知的叙事部分,且能叙议结合,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作者所用材料既有历史事例,有当今道科学试验及国内政治生活中一些不正常现象(共用七个事,并从正反两方面对照论证,从而得出:在认知事物的本质上,感情亲疏有时也会给人带来错觉以及误导。
古语云:“月是故乡明。”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将自己满腔思乡之情寄予明月,便幻化出“月是故乡明”的吟唱。真的只是故乡的月亮更明亮吗?事实上,凡月光射及的地方,人们享有的都是同一个月亮,即便是因天气差别而感觉不同,但一个月亮是不会幻化出多张面孔示人的。造成这种认识上的偏颇,便只能是人们任由情感来作祟了。
感情是美好的,它可以和谐整个世界,但一味感情用事,便与我们追求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相背离了。而缺乏了这种科学精神,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便很难做到正确而深刻了。
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建立后周后,将自己的武氏宗亲全都委以重任。在处理国事时,对自己一门宗亲的官员很是偏袒维护,往往依据他们的意见来做判断。不仅如此,平时总爱阿谀谄媚的官员,投武氏所好讨武氏欢心的官员,无疑也在武则天那里捞足了感情回报。试问,这样的王朝能不因此而闭塞言路,混淆视听吗?这样的王朝能看到百姓真实的生活吗?这样的王朝势必要出现像杨国忠之流的奸佞。这样的王朝势必存在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黎民苍生。像武氏这样任人唯亲,凭感情的亲疏来认识事物的历史上不乏其人。“褒姒一笑”浇灭了无数军士的报国忠心;佞官也可扰乱朝纲将国家付之一炬。
但我们对于有些事不能正确地认识,一定程度是这感情的亲疏扰乱了我们的视线。由事物的内因上说,我们自身就有失实事求是的精神。在认识事物上不由自主地注入了自己的好恶、感情的亲疏等主观色彩,这样得出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2的结论又焉能不失真?造成的后果自会不堪设想,像《韩非子》中的富翁那样无端怀疑别人,就是明证。
现代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这种凭感情判断认识事物的人,而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这种错误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又是更加严重的。21世纪的青年是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肩负起这项重任,就莫让感情蒙蔽了眼睛,这样一切发展才有了真实的事物作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