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不刊之论
【解释】: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7a64e4b893e5b19e364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译文】:所以中兴在创业难,这是不可改变的说法。
【近义词】:不易之论、天经地义、不刊之说、颠扑不破
【反义词】:大谬不然、无稽之谈、似是而非、不足为法、不经之谈、不足为训、不作为训
不易之论
【解释】: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出自】: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成周三代之际,圣人多生儒中,两汉以下圣人多生佛中,此不易之论也。”
【译文】:西周三代之际,圣人多儒生中,两汉以来圣人多生佛中,这是不容易的道理。
【近义词】不易之典、天经地义、不刊之论、颠扑不破、不经之谈
【反义词】大谬不然、无稽之谈、不作为训、不经之谈、不足为训
扩展资料:
天经地义
【解释】: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出自】:左丘明·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译文】:礼节,上天的原则,大地的道理,民众的行为。
无稽之谈
【解释】:无稽: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
【出自】:《尚书·大禹漠》:“无稽之言勿听。”
【译文】:没有根据的话不要听。
成语。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这不刊之论的“刊”字之意,并不是现在“刊登”知的意思。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报刊,自然也就没有“刊登”这回事。这“刊”的意思应是“删削”或“修改”。古人在竹简、木牍上刻写文字来记言述事,刻写有误需要修改时,就使用一种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后重写,这叫做道“刊”。“刊”的本意,也就是用刀消除回。《说文解字》说:“刊,多也。”多了,自然就要消除。汉代扬雄《答刘歆书》中谓:“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意思是说你的书是可与日月争辉,不容删减一字的大作!答“不刊之论”也就是不容删改的言论,这是“不刊之论”的本义,后来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