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不是。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功过是非都很分明,开元二十四年前,励精图治,百举贤任能,开创了历史上少见的开元盛世,如果他在这一年有幸死去,就会和汉文帝、明孝宗、清高宗乾隆一样成为最圣明的守成君主,而且有可能与清圣祖康熙并列,因为无度论功业、品德都不相上下,而他不幸活得太久,“饱暖思淫欲”,表现在皇帝身上自然是纵情声色。
单纯地指责李隆基是不公正的,人是有与生俱来的弱知点的,喜道好声色、奢侈安逸的生活是每个人共有的弱点,也可以说是天性使然,毕竟像康熙大帝那样具有非凡自我克制能力的人太少了,乾隆帝晚年和李隆基犯的几乎是一样的错误,只不过事势不同,造成的损失不一样而已。但是在位时间长,内又长寿的帝王几乎都会犯这种错误,这也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而因为一个人的错误让全天下容的人陪同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也是封建制度本身所决定的,所以错在制度而不是人。
1、唐百代亡国之君是:唐昭宣帝李拀。
2、唐昭宣帝李拀(892-908),原名李祚。是唐昭宗李度晔第九子,母何氏。公元904-907年在位。天佑四年(907年)朱温代唐版自立,废为济阴王,唐亡。次年被杀。谥哀皇帝。依权王礼葬于济阳(今山东菏泽境内)。史称唐哀帝或昭宣帝。
唐朝最后一位皇帝是唐哀帝李柷,不是唐玄宗。
唐哀帝李柷(zhù)(百892年-908年),原名李祚,唐度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
乾宁四年(897年),封辉王。问天复三年(答903年),授任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遇害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李柷即位。李柷在位3年后被废,次年被鸩杀,葬于版温陵,年仅17岁。
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其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庙权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其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功过是非都很分明,开元二十四年前,励精图治来,举贤任能,开创了历史上少见的开元盛世,如果他在这一年有幸死去,就会和汉文帝、明孝宗、清高宗乾隆一样成为最自圣明的守成君主,而且有可能与清圣祖康熙并列,因为无论功业、品德都不相上下,而他不幸活得太久,“饱暖思淫欲”,表现在皇帝身上百自然是纵情声色。
单纯地指责李隆基是不公正的,人是有与生俱来的弱点的,喜好声色、奢侈安逸的生活是每个人共有的弱点,度也可以说是天性使然,毕竟像康熙大帝那样具有非凡自我克制能力的人太少了,乾隆帝晚年和李隆基犯的几乎是一样的错误,知只不过事势不同,造成的损失不一样而已。但是在位时间长,又长寿的帝王几乎都会犯这种错误,这也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而因为一个人的错误让全天下道的人陪同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也是封建制度本身所决定的,所以错在制度而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