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博大精深bó dà jīng shēn
[释义]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来识广博而高深。
[语出] 明·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自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百学者所及。”
[正音] 博;不能度读作“fù”。
[辨形] 博;不能写作“搏”。
[近义] 博学多才 经天纬地
[反义] 才疏学浅 不学无术
二分明月 (è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38r fēn míng yuè)
解释: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出处:唐·徐凝《忆扬州》诗:“萧娘脸上难生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示例:十里画图新阆苑,~旧扬州。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
明月不常圆 (míng yuè bù cháng yuán)
解释:比喻人生不能事事完美无缺。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八回:“明月不常圆,彩云容易散,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自然之理。”
明月芦花 (míng yuè lú huā)
解释:形容虚无缥缈,夜色凄迷的境界。也比喻杳无踪迹。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休论佛意祖意,谩谓言端语端。铁牛放去无踪迹,明月芦花君自看。”
示例:平湖八月浩无津,~思煞人。 ★清·黄景仁《湖上阻风杂诗》其三
明月清风 (míng yuè qīng fēng)
解释: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出处:明·沈采《千金记·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受。”
示例:歌楼舞厅的豪华享受更使我向往~的生活。
明月入怀 (míng yuè rù huái)
解释:比喻人心胸开阔。
出处:南朝·宋·鲍照《代淮王》诗:“朱城九门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
示例:香亭佐刘太守于徐州,见之者都有~,清风投座之意。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三十七首
明月与砾同囊 (míng yuè yǔ lì tóng náng)
解释:明月:明月珠,夜光珠;砾:瓦砾或碎石;囊:袋子。明月珠与瓦砾装在同一个袋子里。比喻好与坏混杂在一起。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垂棘与瓦同椟,明月与砾同囊。”
明月之诗 (míng yuè zhī shī)
解释:描写明月的诗。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清风明月 (qīng fēng míng yuè)
解释: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南史·谢惠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
示例:金马玉堂三学士,~两闲人。 ★宋·欧阳修《会老堂致语》水底捞明月 (shuǐ dǐ lāo míng yuè)
解释:到水底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出处:元·无名氏《塞鸿秋·先题》曲:“当初意儿别,今日相抛撒,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
没有同时包含博和举的成语,博的成语有:
博大精深、
旁征博引、
博览群书、
博采众长、
地大物博、
博识洽闻、
博古通今、
爱博而情不专、zd
博洋内涵、
唐骏读博、
博见洽闻、
博者不知、版
博士买驴、
巍冠博带、
深稽博考、
博览古今、
旁征博访、
溥博如天、
博关经典、
以博一粲、
博古知今、
博文约礼、
米盐博辩、
博通经籍、
由博返约、
博物君子、
远溯博索、
旁求博考、
仁言利博、
学识渊博
闳览博物、
博采群议、
博而不精、
峨冠博带、
聊博一笑、
褒衣博带、
博弈犹贤、
博学宏才、
博浪飞椎、
兼览博照、
博学笃志、
沉博绝丽、
博施济众、
辞简理博、
博闻辩言、
衣褒带博、
博文强记、
知今博古、
博览五车、
博学鸿词、
博闻强识、
瘦羊博士、
汪洋浩博权、
风流博浪、
爱博不专、
博而寡要、
矜奇炫博、
博硕肥腯、
高才博学、
博学多才
博约相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