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圭本出棱,无嫌于露,腹剑深藏,君子所恶
意思就是说,圭这种东西原本就有棱角的,所以人们不会嫌弃它锋芒毕露;腹中深藏着剑的阴险狡诈的小人,是被品行高洁的君子所厌恶、憎恨的。
意思是书法中转折不自然形成的一些比较突出、尖锐的夹角百。
在书法的用笔中,没有一个向下垂落的笔画不向上收缩,没有一个向前推进的笔画不往回收缩。这样写出来的笔画就会像似屋子里墙壁上漏雨留下的痕迹,含蓄、柔和而又张力饱满,非常优度美、高雅。
书法忌讳枉生圭角,在运笔知转折的时候注意运笔的方法,掌握好提、按、辙、收等,就不会出现“圭角”。
扩展资料:
圭角原来指的是建筑中的龟脚,解释有三。一、石制须弥座台基的最下一层,其四角雕刻有圭角纹样,如同古代的桌腿;二、布瓦屋顶脊饰端头的砖构件,如尖道山式屋脊正脊位于坐中勾头之上,戗脊或垂脊位丁脊端,也称“规矩”;三、黑活屋脊宝顶的最下层。
圭角是须弥座的底座,它的外露面一般都雕版刻有花纹。圭角与土衬的连接,可采用“磕绊”连接,也可用灰浆平接。在延长线上,圭角与圭角的连接采用‘‘扒权锔’’或“银锭”连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圭角
1.圭的棱角。泛指棱角。比喻锋芒。《礼记·儒行》“毁方而瓦合” 汉 郑玄 注:百“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 孔颖达 疏:“圭角谓圭之锋鋩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度角。” 宋 欧阳修 《张子野墓志铭》:“﹝ 子野 ﹞遇人浑浑不见圭角,而守志端直,临事敢决。” 宋 范成大 《枕上六言》诗之二:“独眠被出问圭角,晏起帐承隙光。”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王守仁》:“ 阳明 平日不露圭角,未尝显与 濠 忤。”
2.引申为突出的特点。 清 昭连 《啸亭续录·小说》:“一百八人原难铺排,然以必各见圭角,始为著书体裁,如 太史公答 汉 兴诸王侯是也。”
3.痕迹,迹象。《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我如今赏他一两银子,教他以讨银为名,回不时去打探,少不得露出些圭角来。”答 清 昭连 《啸亭杂录·今上待和珅》:“上知其意,吟咏中毫不露圭角。” 蒋维乔 《中国教育之回忆》:“ 蔡孑民 虽不以社员为然,而态度温和,不露圭角。”